一张张白色的纸钱随风飘摇,又缓缓落在地上,宫殿的屋顶之上。

    此时,无论是地上还是屋顶之上,都已经铺着厚厚的纸钱了。

    皇宫之中,一片素白,檐角之下,挂着白色的帐幔和白色的花朵,那些树上也挂着白花,裹着白色布帛,站立在回廊之下的士卒,也是白色的木甲,手持包裹着白色布帛的长槊。

    今日,举国同哀。

    昨夜,李世民辞世之后,众人进入殿中,只见李治正伏在李世民的身上大声哭泣这,而那些妃嫔公主,尽皆抽泣。

    见到这样的情形,长孙无忌上前,请求李治处分众事以安内外。李治听后,哀号不已,却不答话。长孙无忌生气的说道:“陛下将天下社稷交给殿下,殿下岂能像匹夫一样除了哭泣,什么也不做!”

    李治闻言,擦干眼泪,和长孙无忌一起处理起内外事情来。

    在宫内情况安定之后,天还未亮,李治便和众人来到了两仪殿。此时雨已经慢慢停了下来。

    等到天亮之后,在两仪殿中,李治以太子左庶子于志宁为侍中,少詹事张行成兼侍中,以检校刑部尚书、右庶子、兼吏部侍郎高季辅兼中书令。将朝中之事尽数收于东宫,同时宣布了李世民去世的消息。

    一天之后,发丧太极殿,宣读遗诏,太子即位。

    就在同一天,李治令军国大事,不可停阙;平常细务,委之有司。诸王为都督、刺史者,并听奔丧,濮王泰不在来限。同时下令全国正在建造的宫殿水利,尽数暂停。

    短短三日时间,,李治便在长孙无忌等人的协助之下,掌控了整个长安。只要等李世民葬礼一过,便正式举行登基仪式,即位称帝。

    按照唐礼,举哀之日,为位于别殿,文武三品以上入,哭于庭,四品以下哭于门外。有司版奏“中严”、“外办”。皇帝已变服而哭,然后百官内外在位者皆哭,十五举音,哭止而奉慰。

    张允文穿着素白色的衣衫,跪在别殿外,脑袋压得低低的。脑海之中,却是空无一物。

    所幸的是,在李世民过世后的第二日,天便开始放晴了,若是不然,恐怕张允文他们现在还得跪在雨水之中。

    在哭了十五次之后,四下一片寂静,便有一位翰林院的老学士颤颤巍巍的站起来,呃,是跪得太久,膝盖发麻,接着大呼一声“呜呼哀哉”,引得众人侧耳倾听之后,便开始满口之乎者也,骈四骊六,说了一大堆话语,听其内容,无外乎就是赞扬李世民的丰功伟绩,在对李世民的逝世表示深切的哀悼之类的话语。对天朗诵之时,这位大人呼天抢地,情真意切,念到高潮之处,更是声嘶力竭。

    文章念过之后,还附有五言律诗,也是沉痛吊念的主题。

    在这位老学士念诵完毕之后,又有些文官站起来,念诵吊词挽歌。

    终于,等到这些有资格念诵悼文的大臣念诵完毕,这举哀之事便算完成。过上几日之后,便是临丧。

    张允文他们也就可以暂时休息一下,等到临丧之日,还有忙的。

    慢慢的起身,揉了揉有些麻木的膝盖,看着满目的素白,张允文慢慢向外走去。

    这些日子以来,朝廷重心放在为李世民治丧之上,三省长官,各部尚书都加入到治丧的行列中来,留守的都是副职佐官。而李治,没有心思处理国家政事,却是一心扑到了治丧之上。

    国君离世,此乃国之大礼,不得不慎重。

    所以,如今朝廷中办事效率不足平时的七成很多不紧要的事情皆被搁置。

    当张允文随着人流出了皇宫,正准备上马车,忽然看见一人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却是一个身材胖胖的中年人,正是如今调查院的主事梅仁幸。

    见到他气喘吁吁的跑过来,张允文心头一动,,停住脚步,看着梅仁幸渐渐靠近。

    来到张允文身边,这梅仁幸停住脚步,喘了两口气,低声道:“大人!”

    张允文见梅仁幸面色郑重,当下一指马车:“咱们上去再说!”

    梅仁幸略一犹豫,紧跟着张允文进了马车。

    上车之后,张允文却是招呼道:“往调查院去!”

    车内,张允文和梅仁幸对坐,梅仁幸看看外面的车夫,一副欲言又止的模样。

    张允文见状,知道这是梅仁幸谨小慎微,也不怪罪,而是笑道:“好吧,那就到调查院之后再说!”

    马车“答答”作响,很快就到达了调查院。

    进入调查院之后,张允文和梅仁幸一道,来到了一个房间之中。坐定之后,张允文这才悠然道:“好了,梅大人,有什么要紧事需要对我说的?”

    梅仁幸看了张允文一眼,低声说道:“陛下病逝,而太子尚未继位,如今朝中和四境,都有些不稳啊!”

    张允文点点头:“这我倒是知道!不过你不用担心,等太子登基之后,朝野便会安稳下来!至于我们周围的那些属国,到时候,我大唐军队自会前去收拾!”

    梅仁幸却是轻叹一声:“大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侦察兵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半江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半江并收藏大唐侦察兵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