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或不愿在后金国讨生活的辽人,大部分都向西逃难。

    这也是后来明廷不信任辽人的原因。

    留下的辽人只想过日子,不在乎谁当皇帝,也真的认为不会有任何人做的比万历还差。

    关外诸申,他们熟悉的;努尔哈赤,他们听过的;就连造反口号,听起来也和陈胜吴广没什么不一样。

    那有什么好反抗的,为一个五百两银子就能收买,就把辽东抛给宦官鱼肉的皇帝,付出性命吗?

    所以公家派使守城,虽以哭泣感之,辽民亦不为所动。

    此后一月,沈阳、辽阳相继失陷,数日之间,金州、复州、海州、盖州诸卫,传檄而落,计口分田,编为金国民户。

    辽东七十余座城堡,皆入后金之手。

    仗打完,辽阳城里街市照开,买卖照做。

    沈世魁也是那个时候,被聚众起兵的穷苦军兵矿工从家乡撵走的。

    都闹起来了嘛,谁让他是个做买卖的有钱人,而且又不是啥好人。

    但努尔哈赤辜负了辽人。

    八旗军进驻辽阳,很快就强迫辽人剃发,强迁辽阳汉人屯居城北,将城南分给八旗,开了满汉分居的头。

    很快旱灾来了。

    努尔哈赤做出了自己的选择,完全抛弃招纳汉人的政策,有计划地消灭汉人老弱,划分有谷人与无谷人,将无谷之人连户押走,尽数屠杀。

    随后将计丁授田的‘金国民户’隶入官庄,把庄子赐给贵族。

    有房同住、有粮同食、有田同耕的诺言,皆被撕毁。

    而另一个人,战前的叆阳守备毛文龙,留在鞍山的百余亲族在战争中皆被八旗擒杀,他则带着剩下的家人逃至辽西。

    那一年毛文龙已经四十五岁,遭逢大败,又被辽人争相依附后金的景象震撼,认为自己这辈子也没什么机会建立不世功勋,心灰意冷想要回家侍奉老母亲。

    路上听说新任辽东巡抚王化贞寻访武才,给了他一个有些冒险的小任务。

    让他率沙船四艘、军兵二百,侦查辽东沦陷区的情况,并伺机夺取鸭绿江口的镇江堡,以作为复辽的登陆地。

    经历两个月的海上航行,毛文龙率领一百九十七名官兵登陆辽东半岛时,辽人的反抗也随着努尔哈赤撕下面具愈演愈烈。

    从抗拒剃头聚众自守,到率众起事捕捉守将,武装辽民成群结队奔走投明,规模大到八旗兵眼睁睁看着都不敢近前。

    甚至在岫岩,上千辽人打八艘木船、十四条独木舟,逆流而上,炮击后金哨塔,后被八旗围攻屠戮。

    此时的辽人,已经从熊廷弼的使者哭泣相求都不能感化守城,变成了辽民无不争先杀贼,以雪祖父之愤。

    沙船驶至镇江堡,辽东半岛的海水把毛文龙推到风口浪尖。

    毛文龙是辽东半岛唯一一个大明的正牌将军。

    他率领一百九十七名明军登陆半岛,奇袭转战半月,最终检兵一万,护辽东沦陷区三万辽民进入朝鲜。

    一个并不出名的游击将军,在一次偶然的执行任务中,解救三万明廷并不信任的辽民,拉拢各地十几股义民攒出以八百旧辽兵为主体的一万新编军队,躲进大明属国朝鲜。

    朝鲜养不起兵粮,大明不愿安置,他们更不愿回关内,最后由朝鲜割出个椵岛,交给毛文龙屯兵安民。

    毛文龙以自己姓毛的缘故,取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之意,更名为皮岛。

    大明觉得皮岛在后金国腹背,于复辽一事上有利可图,待到次年,东江开镇。

    实际上很难说大明真的会把这当做一个军镇。

    岛上的辽民谁也不信,岛外的世界谁也不信辽民。

    甚至连毛文龙自己,也不敢信任东江镇的部下。

    岛上的兵力太过复杂,毛文龙的亲信部队又太少,镇住岛兵绝非易事。

    在最初的那段时间,他们缺衣少食,大明在补给上又扣扣索索,不内乱就谢天谢地了。

    沈世魁在战争中流离失所,登上皮岛投靠毛文龙,后来继续进行商业活动。

    在朝鲜、后金、大明之间走私,为皮岛军队获取补给。

    但朝鲜本就穷困,掏空国库按大明的规格也只能养兵两万,不可能给皮岛提供更多补给。

    凭东江镇这帮子民兵,从后金嘴里掏食更是无稽之谈,每次登陆都是进入四陷之地战战兢兢,损兵折将都算小事,一旦陷入包围,就是全军覆没。

    长此以往,东江镇认为自己袭击老弱牵制后金理应得赏,而明廷认为东江镇难以备奴,不堪大用,而且不愿将难民放回山东。

    双方关系并未随东江开镇拉进,反而更加离心离德。

    好在,东江镇自身还算团结,哪怕别人不服毛文龙,哪怕镇中好几个将校出身的辽人、聚集矿工上千的头目,但别人都没有毛文龙的威望大。

    沈世魁在这过程中有了军功,成了将领,将自己被称作绝色的女儿嫁给毛文龙,在岛上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顽贼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夺鹿侯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夺鹿侯并收藏顽贼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