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述律太后一直反对南下入侵中原,但中原人也要保持清醒和理智,这位契丹老太太智谋广远、心机极深,她可不是中原人民的老朋友,她是在下一盘大棋。
所谓后咬人的狗不叫唤,述律太后就是这种恶犬。
石敬瑭驾崩后,耶律德光以辽国皇帝的名义,遣使致祭,“契丹主母亦遣使来慰”,前文说过,这就是述律太后在怒刷存在感。
石重贵认为述律太后仍然对契丹拥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她不会发动南下战争的,所以在面对石重贵的战争威胁时,契丹人一定会愿意与他坐下来,好好谈谈,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
石重贵的要价是归还幽云十六州,哪怕先还一部分,哪怕只是一个州呢,也能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了。
至于他的筹码,他很聪明地“无中生有”,制造了一个,即“称孙不称臣”。
这样一来,在谈判桌上,经过讨价还价,石重贵就可以答应既称孙、又称臣,这原本就是“维持原价”,却偏偏让石重贵演成了一种让步,已换取契丹在“幽云十六州”问题上的让步。
这是政治手腕。
好比商家们在搞促销活动之前,先把价格提上去,标注一个虚假的“原价”,再打折降价,消费者还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心里美滋滋。
当然,这是石重贵的一厢情愿。很多事情的发展都会因某些意外产生偏差,而游戏的顶层设计者也会根据用户体验来更新游戏的设置。这就是历史的有趣之处。
比如的石重贵,只是拿战争作为要挟,作为谈判的筹码,跟契丹人讨价还价。他几乎就快成功了,但随着战争的推进,特别是前两次战役的胜利,使石重贵产生了严重的误判,在最关键的时刻,前功尽弃,被契丹翻盘。
亡国之君并非一无是处。石重贵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穷兵黩武、宠信奸佞……但他在政治和外交上的高超手腕,也是值得肯定的。
在回到上文的那个节点,景延广策划实施了针对契丹商人的掠夺、屠杀,这时候,朝廷里的反对声音出现了,这是石重贵希望听到的。
以桑维翰为首的“亲辽派”官员坚决反对景延广这种毫无道理、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政策。
后晋政权不是流氓集团,我们不能失信于契丹,更不能以这种不讲道理的方式得罪契丹。
于是,石重贵下令礼送乔荣同志回国,借以向耶律德光消除误会。
事情似乎又回到了正轨,回到了石重贵设计的轨道上,对契丹打一巴掌、再赏个甜枣。骗爷爷的糖吃,哄爷爷开心。
意外,又不出意外地发生了。
按照礼数,后晋的高级官员应当给乔荣设宴饯行。在这批“高级官员”中,当然就有景延广。
景延广在家里摆下私宴,单独宴请乔荣。然而这场私密酒局的气氛并不融洽,景延广态度傲慢,盛气凌人,他让乔荣转告耶律德光:
“先帝(石敬瑭)是借助契丹的力量才登上了皇帝宝座,所以先帝向契丹称臣。然而当今圣上(石重贵)是被我们中原人自己拥上皇帝宝座的,所以根本没有向契丹称臣的义务。晋辽两国是独立且平等的关系,向你们称孙,则完全是我主深明大义,不忘当年的契约而已。”
当年的契约并非是石敬瑭本人向契丹称臣,而是石敬瑭代表后晋政权,向契丹政权称臣,意思是中原王朝(只要还是他石氏子孙掌权)世世代代向契丹称臣,就像南诏等番邦发誓要世世代代向大唐称臣一样。
景延广偷梁换柱,偷换概念,把“后晋”替换成了具体的自然人——石敬瑭,把协议中规定的“无限责任”改成了“有限责任”,即石敬瑭一死,合同自行作废。
即便是称孙,景延广也不忘提醒乔荣,这是因为石敬瑭认耶律德光做干爹的缘故,石重贵是石敬瑭的孝子,所以石敬瑭的爹就是石重贵的爷爷。我们主子完全是出于中原礼法、传统孝道、伦理关系,才管耶律德光叫爷爷的,
景延广还指名道姓地提了一个人——赵延寿。他让乔荣转告耶律德光,少听姓赵的那厮搬弄是非,那厮出于一己私利,制造谣言,轻侮中原,耶律德光最好放聪明点,别被那个小人利用了,别为姓赵的火中取栗。
最后,景延广又对耶律德光发出了赤裸裸的军事威胁,“我们大晋有数十万精锐将士,不服的话,就早点儿过来试试,不过咱可把丑化说在前面,万一他这个当爷爷的被孙子打败了,可就沦为天下笑柄啦!”
(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他日不禁孙子,则取笑天下)
乔荣表面上两股战栗,汗如雨下,好像很恐惧的样子,实际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他的个人财产被后晋全部没收,虽然石重贵补偿给他丰厚的礼物,礼送回国,但这点儿补偿对于自己的损失来说,是九牛之一毛。
再者,后晋抄没他的家产事小,断送乔荣的前程事大。后晋单方面关闭了大辽驻晋大使馆,强行关闭“回图务”,使得他这个“回图使”被迫挂职下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谓后咬人的狗不叫唤,述律太后就是这种恶犬。
石敬瑭驾崩后,耶律德光以辽国皇帝的名义,遣使致祭,“契丹主母亦遣使来慰”,前文说过,这就是述律太后在怒刷存在感。
石重贵认为述律太后仍然对契丹拥有着绝对的控制力,她不会发动南下战争的,所以在面对石重贵的战争威胁时,契丹人一定会愿意与他坐下来,好好谈谈,在谈判桌上讨价还价。
石重贵的要价是归还幽云十六州,哪怕先还一部分,哪怕只是一个州呢,也能给全国人民一个交代了。
至于他的筹码,他很聪明地“无中生有”,制造了一个,即“称孙不称臣”。
这样一来,在谈判桌上,经过讨价还价,石重贵就可以答应既称孙、又称臣,这原本就是“维持原价”,却偏偏让石重贵演成了一种让步,已换取契丹在“幽云十六州”问题上的让步。
这是政治手腕。
好比商家们在搞促销活动之前,先把价格提上去,标注一个虚假的“原价”,再打折降价,消费者还以为自己占到了便宜,心里美滋滋。
当然,这是石重贵的一厢情愿。很多事情的发展都会因某些意外产生偏差,而游戏的顶层设计者也会根据用户体验来更新游戏的设置。这就是历史的有趣之处。
比如的石重贵,只是拿战争作为要挟,作为谈判的筹码,跟契丹人讨价还价。他几乎就快成功了,但随着战争的推进,特别是前两次战役的胜利,使石重贵产生了严重的误判,在最关键的时刻,前功尽弃,被契丹翻盘。
亡国之君并非一无是处。石重贵骄奢淫逸、贪图享乐、穷兵黩武、宠信奸佞……但他在政治和外交上的高超手腕,也是值得肯定的。
在回到上文的那个节点,景延广策划实施了针对契丹商人的掠夺、屠杀,这时候,朝廷里的反对声音出现了,这是石重贵希望听到的。
以桑维翰为首的“亲辽派”官员坚决反对景延广这种毫无道理、灭绝人性、惨绝人寰的种族大屠杀政策。
后晋政权不是流氓集团,我们不能失信于契丹,更不能以这种不讲道理的方式得罪契丹。
于是,石重贵下令礼送乔荣同志回国,借以向耶律德光消除误会。
事情似乎又回到了正轨,回到了石重贵设计的轨道上,对契丹打一巴掌、再赏个甜枣。骗爷爷的糖吃,哄爷爷开心。
意外,又不出意外地发生了。
按照礼数,后晋的高级官员应当给乔荣设宴饯行。在这批“高级官员”中,当然就有景延广。
景延广在家里摆下私宴,单独宴请乔荣。然而这场私密酒局的气氛并不融洽,景延广态度傲慢,盛气凌人,他让乔荣转告耶律德光:
“先帝(石敬瑭)是借助契丹的力量才登上了皇帝宝座,所以先帝向契丹称臣。然而当今圣上(石重贵)是被我们中原人自己拥上皇帝宝座的,所以根本没有向契丹称臣的义务。晋辽两国是独立且平等的关系,向你们称孙,则完全是我主深明大义,不忘当年的契约而已。”
当年的契约并非是石敬瑭本人向契丹称臣,而是石敬瑭代表后晋政权,向契丹政权称臣,意思是中原王朝(只要还是他石氏子孙掌权)世世代代向契丹称臣,就像南诏等番邦发誓要世世代代向大唐称臣一样。
景延广偷梁换柱,偷换概念,把“后晋”替换成了具体的自然人——石敬瑭,把协议中规定的“无限责任”改成了“有限责任”,即石敬瑭一死,合同自行作废。
即便是称孙,景延广也不忘提醒乔荣,这是因为石敬瑭认耶律德光做干爹的缘故,石重贵是石敬瑭的孝子,所以石敬瑭的爹就是石重贵的爷爷。我们主子完全是出于中原礼法、传统孝道、伦理关系,才管耶律德光叫爷爷的,
景延广还指名道姓地提了一个人——赵延寿。他让乔荣转告耶律德光,少听姓赵的那厮搬弄是非,那厮出于一己私利,制造谣言,轻侮中原,耶律德光最好放聪明点,别被那个小人利用了,别为姓赵的火中取栗。
最后,景延广又对耶律德光发出了赤裸裸的军事威胁,“我们大晋有数十万精锐将士,不服的话,就早点儿过来试试,不过咱可把丑化说在前面,万一他这个当爷爷的被孙子打败了,可就沦为天下笑柄啦!”
(晋朝有十万口横磨剑,翁若要战则早来。他日不禁孙子,则取笑天下)
乔荣表面上两股战栗,汗如雨下,好像很恐惧的样子,实际心里早就乐开了花。他的个人财产被后晋全部没收,虽然石重贵补偿给他丰厚的礼物,礼送回国,但这点儿补偿对于自己的损失来说,是九牛之一毛。
再者,后晋抄没他的家产事小,断送乔荣的前程事大。后晋单方面关闭了大辽驻晋大使馆,强行关闭“回图务”,使得他这个“回图使”被迫挂职下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