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晋表现出了咄咄逼人的态势,河北地区的水灾使得契丹援兵无法及时赶到,久陷蛮虏的汉人眷恋故土、人心思归,后晋朝廷实施政治诱降在先……赵延寿回归,简直就是水到渠成,还有什么可怀疑的呢?

    冯玉派洺州的一名将领赵行实充当中间联络人。这位赵行实是赵延寿曾经的下属,巧了,跟他爹重名,赵德钧原名也叫赵行实。

    赵延寿有模有样地跟后晋朝廷讨价还价,有鼻子有眼,最后,赵延寿在信中表示: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久陷蛮虏,颇思故土,只是契丹看管甚严,事情非同小可,请朝廷务必出动大军前来接应,王师一到,我就脱身南下!

    言辞诚恳亲切,所言句句在理。后晋朝廷看完信件,感动地一把鼻涕一把泪,归来吧,归来吧,浪迹天涯的游子。于是再派赵行实前去秘密接洽,商讨具体的会师日期。

    这是契丹人的引蛇出洞之计。

    游牧民族善野战,中原人善守城。这一点在之前的战争中表现的淋漓尽致,在野外,中原人会被游牧骑兵打得溃不成军,而一旦转入城池攻坚战,游牧军队就会丧失骑兵作战的一切优势;而被拖入僵持阶段后,游牧仆从诸部则会因战利所得低于战争成本而选择脱离大部队,这时候,就是中原人反击的阶段。

    有人说是因为草原民族不会攻城。其实如今的契丹已经摆脱了这个束缚,前有卢文进,后有赵延寿,无数的汉人降将早就把最先进的攻城技术带进了草原,契丹人已经学会攻城了。

    攻城战的人员成本是非常高的,一般来说,攻城方要做好10比1的战损比,遇到易守难攻的险要关隘或城池,甚至100比1也未必能攻下。所以《孙子兵法》才把攻城列为最下策。

    总结了前两次的经验教训,耶律德光设计了一盘大棋,制定了引蛇出洞的策略,即想办法把后晋主力引诱到旷野荒郊,展开一场大决战,利用野战歼灭后晋的有生力量,毕其功于一役。

    战役开始时,举全国之精锐汹汹而来的契丹人连吃败仗,进一步助长了后晋的骄兵情绪。“收复幽云十六州”的丰功伟绩让冯玉、杜重威等人心猿意马,连石重贵都坐不住了,准备发动一次全面地、主动地进攻,其战略目标是消灭契丹!

    在开运三年(946)10月14日这天,石重贵运筹帷幄,沙场秋点兵:

    任命杜重威为北伐总司令(北面行营都指挥使),李守贞为总政委(兵马都监),另有安审琦、符彦卿、皇甫遇、梁汉璋、宋彦筠、王饶、薛怀让等一大批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将。

    下诏之日,石重贵难掩胸中的豪情壮志,激动万分地向全天下宣布道:

    “要想天下太平,总共分几步?答,分三步。第一步,先取瀛、莫,安定瓦桥关以南;第二步,收复幽云十六州故土;第三步,彻底消灭契丹。”

    然后宣布将蛮酋耶律德光列为国家A级通缉犯,凡是擒获耶律德光的,赏上镇节度使,赏钱一万贯,赏绢一万匹,赏白银一万两。

    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在商量北伐统帅人选的时候,石重贵提议让杜重威挂帅,李守贞为副。冯玉、李崧举双手赞成。赵莹选择了沉默,散会后,赵莹私下找到冯玉、李崧,大意是说杜重威此人言过其实、难堪大任,然而他的贪婪却像无底洞,这种人是不能重用的,特别是不能交给他兵权,建议由李守贞同志单独挂帅。

    赵莹的提议被冯玉等“亲旧帮”一口回绝。

    李守贞作为与刘知远、桑维翰一样的元老功臣,最初是遭受石重贵猜忌的。因为李守贞犯了一个忌讳,那就是自掏腰包犒赏军士。

    自费打赏部下,把军队笼络成自己的私人武装,蓄养死士,绝对是军中大忌,特别是李守贞这样的身份,更容易引起石重贵的警觉。

    某次,石重贵当面质问李守贞,说我听说你经常自掏腰包,犒赏你的部将,有这回事儿吗?

    这是一道送命题,如果承认,那就是蓄意谋反,死罪;如果胆敢抵赖,那更是心虚的表现,死罪。

    李守贞当然求生欲满满,他的回答更是堪称教科书级别:

    “此皆杜重威尽忠于国,以金帛资臣,臣安敢掠有其美?”

    短短一句话,不仅救了自己,还收获了皇帝和杜重威的好感。敲黑板,划重点:

    首先,颠倒黑白。

    皇帝并没有给“私赏军士”定性,没说这是“罪”,所以李守贞当然不能主动“招供”,而是揣着明白装糊涂,把“私赏军士”说成是为国尽忠,是功劳;

    其次,狐假虎威。

    拖人下水,拉垫背。这一招也很有讲究,目标对象一定是比自己名望高、地位高、影响力大的,最好是让皇上有所忌惮的,这样,即便上一招不成功,皇上非要治罪的话,老虎可以帮狐狸挡枪。

    杜重威确实厚交李守贞,给他的金银财宝、武器铠甲数以万计。这就是政治游戏的魅力所在,同为“亲旧帮”,冯玉与杜重威对待李守贞的态度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五代十国往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南无臭蛋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无臭蛋并收藏五代十国往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