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时候朝廷还不是要依靠我们晋党?再说了,鼓噪言官上谏,离间一番宫中和元辅戚帅的关系就是了。

    人都会有疑虑的,戚帅这么能打,陛下尚在冲龄,真真假假的消息一散布,宫里自然疑虑。

    杨博沉默了,他的确不如张四维坏,张四维就是那种坏到了极致,那种极端的利己者。

    杨博感慨万千的说道:孔子谓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古人诚不欺我。

    张四维略显有些烦躁,两手一摊说道:瞧舅舅这话说的,我们现在八佾舞于庭,那张居正就没有了吗?到时候他一家独大,你猜他会不会做的更过分?什么君子,什么小人,都是无稽之谈,同势则附,同利则趋,同害则避,同恶则斥,这样才稳固。

    人心都是会变的,利益却不会变,舅舅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张四维很擅辩,杨博也不想辩,这一场辩论,便戛然而止了。

    麻贵麻锦等十人过不几日就要押解入京,徐行提问,咱们是不是想想办法,救一下咱们的人?如果咱们的人,咱们都不救,岂不是要散伙了?王崇古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金字诰命大同总兵马芳,这都是面子,麻贵麻锦这十个参将,必须要救,这是里子。

    换个总兵无妨,这些副总兵和参将全换了,才是要命的事儿,参将之下的庶弁将们,一看这些贵人都倒了,花开蝶满枝,树倒猢狲散,人间常态。

    晋党花开的时候,蝴蝶飞满枝,这不就是同势则附,同利则趋?

    树倒下的时候,猢狲一哄而散,这不就是同害则避,同恶则讨?

    兵凶战危就是了。张四维笑着说道:这春天快结束了,北虏散处迤北,人不耕织,地无他产,用度全无,毡裘不奈夏热,生锅破坏,百计补漏,胡虏,到了南下的时候了,边衅一起,岂能临阵换将?

    杨博面色剧变,一甩袖子,厉声说道:你们找死,别带上我!

    那舅舅说怎么办?张四维笑着问道。

    我来想办法吧,你们这种办法,迟早有一天把晋党全部送入解刳院去。杨博无奈,他现在是党魁,这些边军的军将,还是要救一下的。

    杨博沉思了许久,站起身来,反复踱步之后,向着全楚会馆走去,他要去找张居正求求情,张居正肯松手,这件事才有办成的可能,张居正不肯松手,那杨博也不会多做什么。

    他老了,管不了那么多的事儿了。

    全楚会馆内,九折桥后的文昌阁内依旧是灯火通明,大明首辅张居正既没有在注解四书五经,也没有在侍弄自己的薯苗,只是静静的坐着,看着窗外,愣愣的出神。

    游七都吓坏了,他家的先生十分忙碌,什么时候回到了家,什么都不做,只是愣愣的发呆?

    先生,杨太宰来了。游七低声提醒道。

    张居正的神思还沉浸在那个古怪的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的问题上,等听到了游七的话,略显茫然的看着游七问道:你说什么?

    杨太宰过来了。游七颇为担心的说道:先生这风寒

    无碍,已经好了,我只是在想陛下的问题罢了。张居正露出了一个笑容说道:请杨太宰。

    张居正和杨博客套了一番今夜阳光明媚后,张居正打量着杨博说道:太宰,朝中多有议论,说我张居正独占讲筵,隔绝内外,不如给陛下讲学之事,杨太宰来做?

    我老了,不中用了,还是元辅先生来吧。杨博一听此言,赶忙摆手说道:还是元辅先生来。

    葛守礼王希烈范应期没认真看过侍读学士们写的讲筵,杨博可是一字一句的看过,那绝对不是什么好差事。

    太宰,今天陛下问我,杨太宰是君子还是小人,我不知如何回答,太宰来答吧。张居正看着杨博,颇为郑重的问道。

章节目录

朕真的不务正业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吾谁与归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吾谁与归并收藏朕真的不务正业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