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天明有很多的情报送来。

    留守东都的颜杲卿上表,因胡良渡之败,开封、洛阳一带的百姓十分惊慌,不少人已在寒冬逃亡。新任的偃师县令周翮未见叛军身影,已弃城而逃,为官兵所擒,颜杲卿将其斩首示众。

    在薛白看来,眼下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击败叛军,而是洛阳一旦再次失守,天下人的信心就没了,会带来一系列的后续问题。

    这一战,首先要保卫的是信心,是百姓对大唐的预期。

    ~~

    薛白思虑了很久,再次去找了李泌,问了一个问题。

    “我打算亲自出镇洛阳,长源兄以为如何?”

    李泌讶然,思索着,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反问道:“为何作此想?”

    薛白道:“本考虑过奉陛下御驾亲征,以雷霆之势迅速扫平叛乱,免除后顾之忧,但有些阻力。”

    岂止是有些阻力,此事,薛白没有与颜真卿商议过,就是知道颜真卿必然不肯。

    李泌听了也是十分不安。

    事实上,薛白的一些图谋,此时已露出了端倪。

    薛白曾经当过偃师县尉,在伊水与洛河之间均田免赋,再加上曾在不毁坏洛阳的情况下入城擒住了安禄山,可以说在东都颇得人心。

    而李唐宗室的根基在长安。那么,一旦薛白把天子迎奉到洛阳去……武则天当年就是那么做的。

    “不可能。”李泌道“关中才安稳,御驾不可轻移。”

    “是啊。”薛白道,“可洛阳人心不安,所以我想出镇洛阳,你觉得如何?”

    李泌知道薛白此举对战事会有好处,他曾经两次守下长安,出镇洛阳,自然能让洛阳军民知道朝廷不会放弃东都的决心。

    可一旦如此待平叛之后,薛白就更加功高盖主了。

    若薛白留在长安,则平叛之功与威望必在郭子仪、李光弼。往后天子只需拉拢此二人便可辖制薛白。他去了洛阳则不同,一番经营之后,只需断掉长安漕运,轻易可将天子挟持过去……

    “不妥。”

    李泌摇了摇头,淡淡道:“郭子仪、李光弼,皆当世名将,自有破敌之策,你多加干涉,有害无益;颜杲卿、张巡亦是一时之名臣,由他们守城拒敌,多你、少你,无甚太大区别。”

    薛白自嘲一笑,道:“是吧。”

    李泌以好奇的目光看向他,微带讥嘲之意,问道:“你就不怕,离了长安,会失了你的权柄。”

    “权柄不是守着这几座宫阙就能来的。”薛白叹道:“我哪有什么权柄,只不过是守护住了一些生黎,众望所归,如此罢了,故而,不敢让他们失望啊。”

    李泌一愣,只当他是在开玩笑了,岔开话题,道:“说有用的,要解眼下燃眉之急,当督促李祗尽力抗敌……”

    两人又议论了一会李祗之事,薛白也就离开了。

    李泌独坐,思虑着,也不知方才是否已说服薛白不要去洛阳。

    他很担心,李琮会因为觉得薛白离开长安有利于他施展拳脚而应允此事,那就太目光短浅了。

    经历了安禄山的叛乱,朝堂对天下各道的掌控力已大为减弱。哪怕李琮趁着薛白不在而控制了大部分朝臣,可不能调动平叛的大军,又有何用?可谓是舍本求末。

    想到这里,李泌很希望能提醒天子一句。

    可惜,他被幽禁在这道观之中,能做的只有修行。

    ~~

    两天后,战报终于详细地传到了李琮耳中,他深为忧虑,担心薛白要借机动李祗。

    “此前在御宴上,仆固怀恩提出想领兵平叛。”李琮道:“朕看他是个忠心的,可惜,李倩不肯再放他兵权啊,说到底,还是猜忌大将。”

    “奴婢看,仆固将军是能为圣人所用的。”窦文扬小声道:“若能让他掌握禁军,往后,或可为圣人除奸。”

    “岂是那般轻易的?”

    窦文扬目露思索,道:“奴婢近来打探到了一些风声,起居舍人崔祐甫上表,请圣人派雍王出镇东都,稳定人心。”

    “哦?”

    李琮一听就对此事感了兴趣,问道:“崔祐甫?看来,此人是个忠臣?”

    “此人出身博陵崔氏,乃中书侍郎崔沔之子。进士及第,”窦文扬道,“奴婢查过,崔祐甫与雍王是同一时间授官,一个寿安县尉、一个偃师县尉。如今两人云泥之别,他私下里对雍王多有不逊之言。”

    “那他让李倩出镇洛阳,是出于私心了?”

    “奴婢认为,该是出自于忠心,对大唐社稷的忠心。”

    李琮目露思量。

    窦文扬道:“百官苦于雍王久矣,称‘今言路闭塞如李林甫当朝’,奴婢更是听闻,雍王还想任用李林甫之子李岫,朝臣们敢怒而不敢言。若将他放至东都,则圣人可纳百官谏言矣。到时再任仆固怀恩掌兵,卫护圣驾,圣人可安心矣。”

    “有道理。”

    李琮连连点头,尤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满唐华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怪诞的表哥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怪诞的表哥并收藏满唐华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