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单大体较为合理,但张亢狄青才是少将,就显然不正常,所有人军衔往上提两级吧。”

    “那我们就得有六个上将了,三十余名中将,一百多名少将了,这会不会有点多?”

    富弼有些担忧地道。

    “一点都不多,我们后世新时代初期,十大开国元帅,十大开国大将,开国上将五十七,开国中将一七七,开国少将就更夸张,有一千三百六十。”

    “那个时候你们有多少兵?”

    “额”

    赵骏想了想道:“好像有五百多万吧。”

    在场诸多宰相,包括范仲淹等人在内,无一不无语。

    好家伙,五百多万人,那可不得一千多名将军吗?

    大宋才多少人?

    那么多年军队改制之后,陆军不过六十万,海军不过三万五。

    “古代其实就这样,任何一个开国朝代有一百多名开国功勋是很正常的事情。”

    赵骏知道他们在想什么,说道:“现在大宋多了那么多土地,我们就当重新开了一次国就好了。”

    “好吧。”

    富弼面色还是有些不好看道:“只是王德用还好说,毕竟实打实军功,曹琮、李用和、李昭亮这三人.”

    “唔。”

    赵骏也有些犯难。

    今年年初,他和范仲淹推行新政,打算正式开始提高军人的地位。

    届时将军政分离,采取军队一套体系,官员一套体系。

    其中军衔就非常重要,代表了军人的级别。

    因尉官、校官、将官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古代武将划分,并且后世也是如此,所以沿用了这一套。

    跟后世一样,分少尉、中尉、上尉。少校、中校、上校。少将、中将、上将。对应了官员当中的九品,只是没有正从十八级之分。

    政制院诸多宰相对于提高武将的地位倒也没有意见,赵骏已经很明白地跟他们说清楚,军队是国家的基石,大宋要想长久稳定,就不能过分打压军队。

    因此对军队进行改制,提升军队的地位,也是顺理成章的事情。

    而明年年初的庆典就要大授衔,到时候赵祯将亲自为上将授衔、授勋,给予他们新设计的帝国勋章,以此作为最高荣耀。

    结果以兵部为主导,枢密院、三衙作为辅助的联合评选部门将授衔名单交上来,赵骏一看血压就有点高。

    一个中将都没有。

    范仲淹就算了,他虽然在宋夏战争和宋辽战争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但作为宰相,自然不能够参与评选。

    而张亢作为在宋夏战争、宋辽战争屡立战功,多次率领部队打赢关键性战役,并且已经升为枢密院使的重要人物,居然只是少将。

    狄青也一样,作为先灭越李朝,随后又灭西夏、高昌、黑汗等国的主将,如今的枢密副使,同样也是少将。

    虽说狄青早年间主要是在范仲淹和张亢手下担任将领。

    但后来随着西夏跟辽国被打残,范仲淹与张亢二人地位太高,再灭国就封无可封,就把功劳给让了出去。

    其中包括狄青、葛怀敏、任福、刘平、赵振、高继宣、石元孙、许怀德等大批高级将领在内,都在这些战事当中立下汗马功劳。

    而且上述这些除了狄青是从底层军伍爬上来的以外,其余本身就是大宋高级将领,历史上为宋夏战争当中各路兵马总管、副总管之类的一众大员。

    能在这样的一票高级将领当中脱颖而出,本身就代表了狄青的能力。甚至论起军功,他已经超过张亢,不逊色于范仲淹。

    结果还只是少将,把赵骏都给看乐了。

    不过赵骏也知道兵部和枢密院那帮人是什么情况。

    富弼升宰相后,兵部尚书由高若讷接任,枢密院里除了狄青,包括张亢这个枢密使在内,全都是进士出身。

    所以这不一定是文官集团在反抗政制院的命令,而很有可能他们认为就该这么安排。

    哪怕隐隐猜到政制院是在想改变目前武将地位尴尬的困局,但他们依旧选择了这么做。

    无关利益,纯粹是他们本能地不想提升武将地位,这是刻在骨子里的事情。

    “政制院当然不可能到处嚷嚷着说我们要提高武将地位,所以只能用政策、规则来稳步提升,做出这种改革就是最好的办法。”

    赵骏沉吟着说道:“把他们的地位往上提,想来下面的官员们应该也会领悟政制院的意思,至于李用和他们的话.”

    他想了想道:“下午跟陛下禀报一声吧,曹琮之前也是有过战功的李用和与李昭亮毕竟是陛下的人。”

    “嗯,也只能这样了,交由陛下定夺吧。”

    富弼应了一声。

    前些年三衙主官由曹琮、李用和与高化担任,后来高化病逝,先是换成王德用,之后又改成李昭亮。

    后世人以为宋代枢密院是最高军事机构。

    但事实上枢密院只是调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玩蛇怪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玩蛇怪并收藏人在大宋,无法无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