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说的可对?”

    陈景恪表情坦然,到现在要是朱元璋他们还看不出来这一点,那就是降智了。

    “陛下英明,我认为唯有富民强国加提高生产力,方能延长王朝的寿命。”

    “我不知道能延长多久,但让大明的国祚超过两汉,还是敢保证的。”

    两汉加起来四百余年,是秦朝大一统之后,国祚最长的朝代。

    而且这个朝代还很强,除了开头被匈奴欺负过,后面都是欺负别人。

    国恒以弱灭,独汉以强亡。

    可不是白说的。

    即便是王朝末期乱世到来,大汉依然爆杀四夷,至少在战略层面上是占据主动地位的。

    在国祚上能超过两汉,对老朱来说已经足够了。

    “所以,咱一直支持你的变革,莫要让咱失望。”

    即便很多变革他已经看不懂了,依然选择了相信。

    虽然有朱标和朱雄英的因素在,但也足见对陈景恪的信任。

    陈景恪躬身行礼,道:“谢陛下信任,请您拭目以待。”

    老朱点点头,说道:“方才你说基建是个单独的大课题,详细给咱说说。”

    陈景恪这才继续说道:“这牵扯到管子的一个治国理念,富民强国。”

    “因为出发点的问题,前人掌握不好这个度。”

    “或者说,他们对‘民’的认识有问题。”

    “他们说的民不是黎民苍生,而是特定的群体。”

    “最终的结果就是,变富的是豪门士族,朝廷和百姓两头穷。”

    老朱三人不禁点头,确实如此。

    先秦时期,只有权贵才配拥有姓氏,百姓指的就是权贵。

    而民指的也是有一定身份地位的群体。

    普通人那会儿连姓氏都不配拥有,只有一个名,国家对他们的称呼也是黔首一类的。

    民在法律意义上成为普通人的代称,则是秦朝的事情了。

    但秦汉隋唐时期,权贵豪强士族裹挟百姓,以民的代表自居。

    他们嘴里的为民请命,其实指的就是自己。

    指责朝廷与民争利,实际上是在骂朝廷和自己争利。

    这个时候,民不过是他们对抗皇帝的工具罢了。

    到了宋朝时期,民再次被新兴的官僚士绅、宗族地主集团裹挟。

    所谓的富民,实际上不过是他们上欺君,下虐民的口号罢了。

    当然了,那些君主自己也不干净。

    他们并不认为自己和百姓的利益是一体的,反而认为自己是与士大夫共治天下。

    要首先满足士大夫的利益,才能维护自己的统治。

    所以,各种特权不要钱一样的给。

    而这些特权,就是国家灭亡的主因之一。

    不过历朝历代的统治者也不全是傻子,他们很清楚,所谓的‘富民’是什么玩意儿。

    所以,但凡是有为的君主,都不会玩富民政策。

    而是会收紧财政政策,将钱聚集在国库里。

    与之相反的,那些被冠以‘仁’字的君主当政,大多都是财富兼并加速的时期。

    给后世君主留下很多大坑,填都填不满。

    “我们不一样,大明在国策上是与民共存亡的,而不是与官僚权贵共治天下。”

    “我们的富民目标,直指最普通最贫穷的百姓。”

    “所以我们的政策,不是简单的降低赋税,也不是免税。”

    “而是将税转嫁给有钱人,让穷人少交税,让有钱人多承担社会责任。”

    “我们的钱,不是存在国库里生锈,而是让它流动起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我们搞基建的目的,是为了惠及万民。”

    “富民不只是让百姓手里钱增多,还在于降低他们的生活成本,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比如一条路修好了,百姓出行更加的方便,这也是富民的一种体现。”

    “所以,我们会花钱去修一些,看起来对朝廷毫无用处的路,去做一些朝廷无法直接获益的工程。”

    “而这条路,是用堆积在府库里钱财换来的。”

    “看似没有什么用,实际上是将府库里的死钱变成了活钱。”

    “沉淀到了民间,沉淀在了基层。”

    “而这些钱流动起来之后,会创造更多的价值。”

    “朝廷在钱财流动的过程中,可以收取赋税,最终钱依然会回到国库。”

    “但民间多了很多宽敞的道路,百姓身上多了新衣,家里多了新房子新家具;市场上多了很多商品……”

    “在这个过程中,民富了国家也变强了。”

    “而这……也是内循环最完美的状态。”

    老朱三人也被说的向往不已,真要是能实现这种状态,国祚超过两汉不是梦啊。

    不过他们也知道,计划归计划,能不能执行下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见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月明并收藏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