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这个保证,解缙啥都不说了。

    回去之后连忙找人,把水平在线但以前没能刊登的稿件,全都翻了出来。

    陈伴读说是特刊,标准不一样。

    我这也是严格执行他的意志。

    至于加刊的内容是正常版本的三四倍……都说了是加刊,能不能体会上级精神?

    于是,当加刊出版后,大家发现这一期的报纸特别厚。

    内容比以前多了四倍。

    关键价格只有正常的一半。

    于是,很多人就冲着这个分量,也选择买一份回家。

    古代字是很珍贵的,比如有人亡故,条件允许就会用写满字的纸做一套纸衣穿上。

    当然了,最普遍的用法,还是糊墙糊窗户。

    报纸糊墙糊窗户,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了潮流。

    回收废旧报纸卖给别人糊墙,已经形成了生意。

    而这一期加量不加价,上面还有皇帝的罪己诏,大家可太喜欢了。

    销量直接增加了好几倍。

    陈景恪听说了此事,简直哭笑不得。

    解缙这家伙,是真会找机会啊。

    不过也无所谓了,朝廷财政富裕,也不差那几千贯。

    而销量的增加,也意味着报纸内容传播的更广。

    南洋惨案很快就传遍了大明每一个角落。

    而罪己诏和朝廷要出兵复仇的消息,让百姓首次感受到了族群到底意味着什么。

    大家都接受了一次洗礼,对华夏、对大明有了更深的归属感。

    就连大明本土的少数族群,也同样如此。

    只不过,在认同华夏身份的同时,他们还多了一层羡慕。

    为何我不是汉人?

    朝廷派遣到各个部落的宣政使,突然发现自己的工作变得好做了许多。

    很多人都跑过来问,他们算不算华夏人。

    如果自己被欺负了,大明会不会替他们报仇。

    宣政使又不蠢,自然知道是为什么。

    立即就把《华夏简史》拿出来,翻到关于他们族群的记载。

    看看,书上都写了,你们也是华夏子孙。

    再看看你们的身份牌,上面写的清清楚楚,你们就是大明子民。

    于是,这些人就心满意足的离开了。

    ‘华夏人’这个概念,不知不觉深入了他们内心。

    一个很简单的道理,现在朝廷愿意为了万里之外的华夏人复仇。

    那么将来我受到了欺凌,朝廷也会为我复仇的。

    以前有人这么说,他们肯定会嗤之以鼻。

    皇帝知道我家的门朝哪开吗?给我报仇,别搞笑了。

    但现在,罪己诏和出兵南洋,却让这个问题有了最好的答案。

    同仇敌忾这四个字,在这一刻有了最好的注脚。

    读书人的感触是最深的,因为书中所写的内容,照入了现实。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秦风·无衣》这首诗歌大家耳熟能详,可是并没有人相信里面的内容。

    因为不论是史书上写的,还是现实中发生的,都和诗歌中描写的完全不一样。

    争霸天下,百姓是为了混口饭吃,君主是为了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

    什么为了天下万民,那不过是忽悠人的口号罢了。

    什么与子同袍?什么与子同仇?

    扯淡吧。

    然而现在,他们终于知道了这首诗的真正含义。

    不是为了实现某个人的野望,也不是为了某个小群体的利益,而是为了整个族群的生存而战。

    也只有站在整个族群的高度,大家才会同仇敌忾。

    这才是秦风·无衣。

    这一刻,即便是最保守的人,都放下了心中的顾虑。

    出兵。

    目标,南洋。

章节目录

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见月明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见月明并收藏大明从挽救嫡长孙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