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太子的强硬(2/4)
那边种树,他看不懂。
所以他一直盯着这一块,并收集各种证据,试图证明这么做不合理。
其中就包括监管这些钱财的流向。
有多少被侵吞了,有多少落到实处等等。
朱标之所以留着他,恰恰是要利用这一点。
那么多钱撒下去,如果监管不严,恐怕没几个能落到实处。
有他这个内阁学士盯着挑刺,下面的人就不敢贪的太过分。
听完温寒变理论,他终于明白了朝廷的目的。
不过他还是需要一个肯定的答案,所以才有此一问。
陈景恪正准备开口,老朱却先一步回道:
“对,治黄只是其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寒冷期的到来。”
“寒冷期西北降雨会减少,如果现在不能恢复植被,以后将再没有机会恢复。”
“百年后大明将要面对的,是彻底荒漠化的大西北。”
“那个后果有多严重,你们应该能想的到。”
“现在咱们多种活一棵树,子孙就能少一些压力。”
西北全面荒漠化的后果,大家可太清楚了。
那里不但是边防要地,更是主要养马场。
一旦荒漠化,边军的粮草无法就地解决,只能从中原和南方调运。
光运输成本就能拖垮国家财政。
草场减少战马不足,朝廷只能推行马政,让百姓负担养马的成本。
马政自古以来就是恶政。
细数历朝历代的马政,一行行字眼下面掩盖的,是百姓的血泪。
而拥有河套等养马地的朝代,马政往往相对宽松一些,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不少。
大明的马政也是最近五六年才好转的。
随着朝廷夺回河套以及河西地区,拥有了稳定的战马来源。
不需要百姓来承担这部分责任了。
之前的几次改革,就有关于马政的。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重建几大马场,将百姓负担的那一部分废除了。
因为这件事情,几位当政的内阁学士没少被夸赞。
仅凭这一项政策,他们就足以名垂青史。
可是,一旦西北环境恶化,势必要重启马政。
虽然到那时候他们已经死了,要骂也骂不到他们头上。
但作为大明初期的内阁学士,他们并不缺为国为民的理想抱负。
不愿意见到这种恶政被重启。
所以趁着寒冷期到来前的这段时间,尽可能的恢复陕北、河套植被,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老朱继续说道:“西北种树,开海,开发南洋,大分封……”
“都是为了给子孙多积累一些家底。”
“到时候就算子孙不肖败家,也能多败几年。”
“用军队抗灾救民,也是为了开一个先河定下新规则。”
“将来后人面对极端天气,就可以出动军队,减少损失。”
这算是掏心窝子话了,平时是没机会听到的。
众人很感动,但……他们依然保持谨慎。
温寒变的真伪还需要印证,不能轻易就出动军队。
最终众人的目光都看向李善长,你这个首辅背锅的时候到了。
李善长苦笑不已,不过还是说道:
“上位,非是我们不相信您,实在是事情太过惊人,大家还需要仔细求证。”
“出动军队抗灾不急于一时。”
“先让大家证实温寒变的真伪,再商议是否需要出动军队也不迟。”
“而且就算要出动军队,也需要提前做准备方可,现在太仓促了。”
这其实是老成持重之言,老朱不禁微微点头。
主要突然出动军队去抗灾,实在太突然了。
不但得不到群臣的支持,很多前期准备都来不及做。
就连朱雄英都有些意动了。
陈景恪却着急了,说道:“陛下,诸位阁部,东南百姓可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李善长叹息一声,说道:“陈侯,我等知你素来心怀万民。”
“换成别的事情,我必然支持你,可此事事关重大。”
“我身为内阁首辅,必须要社稷安危考虑。”
其他人也纷纷劝说,就连邱广安、蓝玉这两个铁杆,都站出来劝他冷静。
陈景恪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将目光看向朱元璋,见他依然保持沉默,就已经知道了他的选择。
对此,他并没有特别愤怒。
其实这个结果他早就预料到了。
皇权社会,大家首先考虑的是江山社稷,其次才是其他。
之前能说服老朱,也是利用了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加上马娘娘、朱标、沐英接连重病,确实影响到了他的判断。
现在他冷静下来,又有群臣反对,自然就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所以他一直盯着这一块,并收集各种证据,试图证明这么做不合理。
其中就包括监管这些钱财的流向。
有多少被侵吞了,有多少落到实处等等。
朱标之所以留着他,恰恰是要利用这一点。
那么多钱撒下去,如果监管不严,恐怕没几个能落到实处。
有他这个内阁学士盯着挑刺,下面的人就不敢贪的太过分。
听完温寒变理论,他终于明白了朝廷的目的。
不过他还是需要一个肯定的答案,所以才有此一问。
陈景恪正准备开口,老朱却先一步回道:
“对,治黄只是其一,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应对寒冷期的到来。”
“寒冷期西北降雨会减少,如果现在不能恢复植被,以后将再没有机会恢复。”
“百年后大明将要面对的,是彻底荒漠化的大西北。”
“那个后果有多严重,你们应该能想的到。”
“现在咱们多种活一棵树,子孙就能少一些压力。”
西北全面荒漠化的后果,大家可太清楚了。
那里不但是边防要地,更是主要养马场。
一旦荒漠化,边军的粮草无法就地解决,只能从中原和南方调运。
光运输成本就能拖垮国家财政。
草场减少战马不足,朝廷只能推行马政,让百姓负担养马的成本。
马政自古以来就是恶政。
细数历朝历代的马政,一行行字眼下面掩盖的,是百姓的血泪。
而拥有河套等养马地的朝代,马政往往相对宽松一些,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不少。
大明的马政也是最近五六年才好转的。
随着朝廷夺回河套以及河西地区,拥有了稳定的战马来源。
不需要百姓来承担这部分责任了。
之前的几次改革,就有关于马政的。
说的简单一点就是,重建几大马场,将百姓负担的那一部分废除了。
因为这件事情,几位当政的内阁学士没少被夸赞。
仅凭这一项政策,他们就足以名垂青史。
可是,一旦西北环境恶化,势必要重启马政。
虽然到那时候他们已经死了,要骂也骂不到他们头上。
但作为大明初期的内阁学士,他们并不缺为国为民的理想抱负。
不愿意见到这种恶政被重启。
所以趁着寒冷期到来前的这段时间,尽可能的恢复陕北、河套植被,无疑是很有必要的。
老朱继续说道:“西北种树,开海,开发南洋,大分封……”
“都是为了给子孙多积累一些家底。”
“到时候就算子孙不肖败家,也能多败几年。”
“用军队抗灾救民,也是为了开一个先河定下新规则。”
“将来后人面对极端天气,就可以出动军队,减少损失。”
这算是掏心窝子话了,平时是没机会听到的。
众人很感动,但……他们依然保持谨慎。
温寒变的真伪还需要印证,不能轻易就出动军队。
最终众人的目光都看向李善长,你这个首辅背锅的时候到了。
李善长苦笑不已,不过还是说道:
“上位,非是我们不相信您,实在是事情太过惊人,大家还需要仔细求证。”
“出动军队抗灾不急于一时。”
“先让大家证实温寒变的真伪,再商议是否需要出动军队也不迟。”
“而且就算要出动军队,也需要提前做准备方可,现在太仓促了。”
这其实是老成持重之言,老朱不禁微微点头。
主要突然出动军队去抗灾,实在太突然了。
不但得不到群臣的支持,很多前期准备都来不及做。
就连朱雄英都有些意动了。
陈景恪却着急了,说道:“陛下,诸位阁部,东南百姓可还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李善长叹息一声,说道:“陈侯,我等知你素来心怀万民。”
“换成别的事情,我必然支持你,可此事事关重大。”
“我身为内阁首辅,必须要社稷安危考虑。”
其他人也纷纷劝说,就连邱广安、蓝玉这两个铁杆,都站出来劝他冷静。
陈景恪没有理会他们,而是将目光看向朱元璋,见他依然保持沉默,就已经知道了他的选择。
对此,他并没有特别愤怒。
其实这个结果他早就预料到了。
皇权社会,大家首先考虑的是江山社稷,其次才是其他。
之前能说服老朱,也是利用了自己在他心目中的地位。
加上马娘娘、朱标、沐英接连重病,确实影响到了他的判断。
现在他冷静下来,又有群臣反对,自然就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