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拿捏(3/3)
,接连传来几个好消息。
首先,杨士奇主编的朱元璋反腐集,也就是《蠹虫传》正式完本。
老朱非常高兴下旨刊行天下,同时以修书有功为由,任命杨士奇为司经局校书。
这是个正九品的职务,标准的芝麻官。
但听到这个任命,杨士奇高兴的差点失态,群臣也都羡慕不已。
原因很简单,司经局是隶属于东宫的机构。
他的顶头上司是太子冼马。
换成别的朝代,这个职务确实不咋地,还经常背黑锅。
可在大明,太子是掌握实权的,东宫一系的官员那就是潜邸之臣。
只要不是真的不堪用,基本都能获得机会。
更何况,校书这个职务能经常见到太子,甚至和太子讨论典籍内容。
简直就是臣子梦寐以求的终南捷径。
正常情况下,这个职务都是勋贵子弟担任的。
只是老朱这次要玩一波大,需要提拔一些非儒家读书人。
杨士奇是实用主义者,编写《蠹虫传》又得罪了同僚,很符合选拔标准。
机缘巧合之下,这个职务才落到了他头上。
这如何能不让他高兴。
追求了这么多年的终南捷径,终于踏上去了。
他已经开始思考,怎么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太子青睐了。
第二个文化方面的成绩,是《元史》终于修订完成。
前面说过,老朱急于给蒙元盖棺定论,仓促之下编写了元史。
导致这部史书错漏百出。
朱标登基后,下旨重新修订此书,此事也终于完成了。
他下旨修订的不只是元史,还有宋史和辽金夏三代史。
也差不多在先后时间完成。
这确实是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巨大成就。
群臣亲自去宫里,当面向朱标表示了祝贺。
这是朱标中风以来,第一次正式接见群臣。
这些都是他的政绩,朱标自然非常开心,赏赐了群臣不少东西。
尤其是厚赏了修书的官吏。
而且他还罕见的下达了一条政令,把这些修史官吏全部调去编写建章大典。
群臣自然都明白他的意思。
就是希望在退位前,将这部书编好。
善始善终吗。
对于这位皇帝,群臣打心眼里尊敬,自然也希望他的愿望能够达成。
于是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建章大典的编撰工作。
老朱就更别提了,恨不得代替儿子瘫痪,这点小事儿自然不会阻挠。
不但将修史的官吏调拨过去,还抽调了更多名士加入。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十一月,蒸汽机研究院传来消息,第一列实用型火车制造完成。
朱元璋大喜,带领群臣来到蒸汽机研究院,亲自主持了试车仪式。
本来他想亲自坐上火车的,在群臣的拼命阻拦下不得不了这个念头。
随着‘呜呜呜’声响起,十节车厢的蒸汽火车发出猛烈的震动,然后缓慢的移动起来。
接着“况且……况且……”的声音响起,火车开始使出了车站。
群臣都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欢呼声。
这是一个全新时代的曙光,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与有荣焉。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很多人注定见不到新时代了。
火车的正式运营,吸引了沿途百姓的围观。
每到一地,都能引来无数惊呼。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更准确说是很多年,看火车都是大家最喜欢做的事情。
火车自然不会直接就投入商业运营,要在这条铁轨上来回奔跑数月不出问题,才能宣告成功。
不过能跑起来,本身就已经是成功了,剩下的不过是磨合问题。
火车成功,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也为多灾多难的建章五年,增添了一些喜气。
就在这时,一个谁都没有注意到的异常情况出现了。
报纸上开始频繁出现孟子的文章。
首先,杨士奇主编的朱元璋反腐集,也就是《蠹虫传》正式完本。
老朱非常高兴下旨刊行天下,同时以修书有功为由,任命杨士奇为司经局校书。
这是个正九品的职务,标准的芝麻官。
但听到这个任命,杨士奇高兴的差点失态,群臣也都羡慕不已。
原因很简单,司经局是隶属于东宫的机构。
他的顶头上司是太子冼马。
换成别的朝代,这个职务确实不咋地,还经常背黑锅。
可在大明,太子是掌握实权的,东宫一系的官员那就是潜邸之臣。
只要不是真的不堪用,基本都能获得机会。
更何况,校书这个职务能经常见到太子,甚至和太子讨论典籍内容。
简直就是臣子梦寐以求的终南捷径。
正常情况下,这个职务都是勋贵子弟担任的。
只是老朱这次要玩一波大,需要提拔一些非儒家读书人。
杨士奇是实用主义者,编写《蠹虫传》又得罪了同僚,很符合选拔标准。
机缘巧合之下,这个职务才落到了他头上。
这如何能不让他高兴。
追求了这么多年的终南捷径,终于踏上去了。
他已经开始思考,怎么表现自己的才能,获得太子青睐了。
第二个文化方面的成绩,是《元史》终于修订完成。
前面说过,老朱急于给蒙元盖棺定论,仓促之下编写了元史。
导致这部史书错漏百出。
朱标登基后,下旨重新修订此书,此事也终于完成了。
他下旨修订的不只是元史,还有宋史和辽金夏三代史。
也差不多在先后时间完成。
这确实是文化和政治方面的巨大成就。
群臣亲自去宫里,当面向朱标表示了祝贺。
这是朱标中风以来,第一次正式接见群臣。
这些都是他的政绩,朱标自然非常开心,赏赐了群臣不少东西。
尤其是厚赏了修书的官吏。
而且他还罕见的下达了一条政令,把这些修史官吏全部调去编写建章大典。
群臣自然都明白他的意思。
就是希望在退位前,将这部书编好。
善始善终吗。
对于这位皇帝,群臣打心眼里尊敬,自然也希望他的愿望能够达成。
于是纷纷表示,会全力支持建章大典的编撰工作。
老朱就更别提了,恨不得代替儿子瘫痪,这点小事儿自然不会阻挠。
不但将修史的官吏调拨过去,还抽调了更多名士加入。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一个好消息。
十一月,蒸汽机研究院传来消息,第一列实用型火车制造完成。
朱元璋大喜,带领群臣来到蒸汽机研究院,亲自主持了试车仪式。
本来他想亲自坐上火车的,在群臣的拼命阻拦下不得不了这个念头。
随着‘呜呜呜’声响起,十节车厢的蒸汽火车发出猛烈的震动,然后缓慢的移动起来。
接着“况且……况且……”的声音响起,火车开始使出了车站。
群臣都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欢呼声。
这是一个全新时代的曙光,作为见证者和参与者,他们与有荣焉。
只是他们还不知道,很多人注定见不到新时代了。
火车的正式运营,吸引了沿途百姓的围观。
每到一地,都能引来无数惊呼。
在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更准确说是很多年,看火车都是大家最喜欢做的事情。
火车自然不会直接就投入商业运营,要在这条铁轨上来回奔跑数月不出问题,才能宣告成功。
不过能跑起来,本身就已经是成功了,剩下的不过是磨合问题。
火车成功,成了时下最热门的话题。
也为多灾多难的建章五年,增添了一些喜气。
就在这时,一个谁都没有注意到的异常情况出现了。
报纸上开始频繁出现孟子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