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主要是匈奴,乌桓,可能也有部分投靠过来的鲜卑。
元初五年(117)是一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东汉朝廷调用内地兵马,不然守不住,如积射士、黎阳营。
积射士是弓弩兵,主要用来防守,也可以跟随车队出战。
黎阳营是东汉正规骑兵。
但这两者都有很大缺陷,积射士主要参加防守战斗,黎阳营规模太小,对外作战主力还是靠的胡人雇佣兵以及边塞郡兵里的骑兵部队——后者和黎阳营一样,规模也不大。
116年,乌桓大人於秩居和鲜卑大人连休有仇,与郡兵一起奔击,斩首1300。
117年算是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战斗了,因为鲜卑人自秋入冬,连续进攻,连破城邑,连杀长吏,于是邓遵率积射士3000弓弩兵、匈奴骑兵(人数不详)、两个郡的郡兵(人数不详),出塞追击,大破之。
战斗过程其实可以推导。
鲜卑人大掠而回,跑路了,邓遵尾随撤退的鲜卑人追击,战果是“大破之”,“获其生口及牛、羊、财物甚众”。
121年开始,东汉就比较被动了。
鲜卑四分五裂,不断有人投靠汉朝,又不断有人反叛,同一时间内反汉的鲜卑人稳定在“控弦数万骑”。
从121年-124年,辽东、辽西的胡人雇佣兵损失惨重,死了两个王。
鲜卑人战斗力提升了,也打出了自信心“鲜卑既累杀郡守,胆意转盛”。
东汉边塞四处是漏洞,还被鲜卑打到太原,“掠杀百姓”。
(三)汉顺帝(125-144)时期
(1)永建元年(126)秋,鲜卑其至鞬寇代郡,太守李超战死。
(2)永建二年(127)春天,前一年秋天入寇的鲜卑人饱掠而回,中郎将张国派兵尾随追击。
“遣从事将南单于兵步骑万余人出塞,击破之,获其辎重二千余种。”
(3)还是这一年,辽东鲜卑六千余骑亦寇辽东玄菟,乌桓校尉耿晔发缘边诸郡兵及乌桓率众王出塞击之,斩首数百级,大获其生口、牛、马、什物,鲜卑乃率种众三万人诣辽东乞降。
(4)三年、四年(128-129),鲜卑频寇渔阳、朔方。
(5)六年秋(131),耿晔遣司马将胡兵数千人,出塞击破之。
(6)同年,渔阳太守又遣乌桓兵击之,斩首八百级,获牛、马、生口。
乌桓豪人扶漱官勇健,每与鲜卑战,辄陷敌,诏赐号“率众君”。
(7)阳嘉元年(132)冬,耿晔遣乌桓亲汉都尉戎朱廆率众王侯咄归等,出塞抄击鲜卑,大斩获而还.
(8)二年春(133),匈奴中郎将赵稠遣从事将南匈奴骨都侯夫沈等,出塞击鲜卑,破之,斩获甚众。
(9)秋天,鲜卑穿塞入马城,代郡太守击之,不能克。
134年及之后十年无战斗记录。
总结:汉顺帝十九年间,前几年鲜卑依然入寇,东汉采取了“以胡制胡”的策略。
比如127年,张国派幕僚“从事”统率匈奴兵万余。
131年,耿晔派幕僚“司马”率胡兵数千人。
同年,渔阳太守派乌桓兵出击。
132、133年几次,都是匈奴、乌桓等兵出击。
胡人花钱少,一点点钱帛就能雇佣其卖命,使用胡人雇佣军看样子是一种低成本省钱方式,这可能与西边凉州局势有关。
这几次胡人轻骑出塞,应该是一种突袭战术,即打击正在放牧的鲜卑人,让他们措手不及,杀其人丁,掠其牛羊,破坏其生产力,再辅以政治手段,招降部分鲜卑部落,分化瓦解。
所以汉顺帝后十年,鲜卑人消停了一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汉朝廷用胡人打仗,开始出现赖账、拖欠工资的事情,后果一时不显,但长期这么做,很显然会打击胡人雇佣军的积极性,恶果会慢慢显现。
另外,这一时期的交战规模也不大。
(四)汉冲帝、桓帝(144-168)时期
一开始比较太平。
顺帝后期(137年),鲜卑人投鹿侯“初从匈奴军三年,其妻在家生子”。
好家伙,出去从军三年,回来后老婆生了个儿子?
鹿侯归,怪欲杀之。
他老婆说我可以解释的:“出门打雷,抬头看时,嘴巴张着,正好有冰雹落入嘴里,不小心吞下去了,于是就生了这个孩子。”
投鹿侯不听,遂弃之。
妻私语家令收养焉,名檀石槐。
檀石槐家庭条件还不错,居然有“家令”这个官。
“年十四五,勇健有智略。异部大人抄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单骑追击之,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者,由是部落畏服。乃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遂推以为大人。”
从十四五岁起,檀石槐就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元初五年(117)是一个分水岭,从这一年开始,东汉朝廷调用内地兵马,不然守不住,如积射士、黎阳营。
积射士是弓弩兵,主要用来防守,也可以跟随车队出战。
黎阳营是东汉正规骑兵。
但这两者都有很大缺陷,积射士主要参加防守战斗,黎阳营规模太小,对外作战主力还是靠的胡人雇佣兵以及边塞郡兵里的骑兵部队——后者和黎阳营一样,规模也不大。
116年,乌桓大人於秩居和鲜卑大人连休有仇,与郡兵一起奔击,斩首1300。
117年算是一次规模比较大的战斗了,因为鲜卑人自秋入冬,连续进攻,连破城邑,连杀长吏,于是邓遵率积射士3000弓弩兵、匈奴骑兵(人数不详)、两个郡的郡兵(人数不详),出塞追击,大破之。
战斗过程其实可以推导。
鲜卑人大掠而回,跑路了,邓遵尾随撤退的鲜卑人追击,战果是“大破之”,“获其生口及牛、羊、财物甚众”。
121年开始,东汉就比较被动了。
鲜卑四分五裂,不断有人投靠汉朝,又不断有人反叛,同一时间内反汉的鲜卑人稳定在“控弦数万骑”。
从121年-124年,辽东、辽西的胡人雇佣兵损失惨重,死了两个王。
鲜卑人战斗力提升了,也打出了自信心“鲜卑既累杀郡守,胆意转盛”。
东汉边塞四处是漏洞,还被鲜卑打到太原,“掠杀百姓”。
(三)汉顺帝(125-144)时期
(1)永建元年(126)秋,鲜卑其至鞬寇代郡,太守李超战死。
(2)永建二年(127)春天,前一年秋天入寇的鲜卑人饱掠而回,中郎将张国派兵尾随追击。
“遣从事将南单于兵步骑万余人出塞,击破之,获其辎重二千余种。”
(3)还是这一年,辽东鲜卑六千余骑亦寇辽东玄菟,乌桓校尉耿晔发缘边诸郡兵及乌桓率众王出塞击之,斩首数百级,大获其生口、牛、马、什物,鲜卑乃率种众三万人诣辽东乞降。
(4)三年、四年(128-129),鲜卑频寇渔阳、朔方。
(5)六年秋(131),耿晔遣司马将胡兵数千人,出塞击破之。
(6)同年,渔阳太守又遣乌桓兵击之,斩首八百级,获牛、马、生口。
乌桓豪人扶漱官勇健,每与鲜卑战,辄陷敌,诏赐号“率众君”。
(7)阳嘉元年(132)冬,耿晔遣乌桓亲汉都尉戎朱廆率众王侯咄归等,出塞抄击鲜卑,大斩获而还.
(8)二年春(133),匈奴中郎将赵稠遣从事将南匈奴骨都侯夫沈等,出塞击鲜卑,破之,斩获甚众。
(9)秋天,鲜卑穿塞入马城,代郡太守击之,不能克。
134年及之后十年无战斗记录。
总结:汉顺帝十九年间,前几年鲜卑依然入寇,东汉采取了“以胡制胡”的策略。
比如127年,张国派幕僚“从事”统率匈奴兵万余。
131年,耿晔派幕僚“司马”率胡兵数千人。
同年,渔阳太守派乌桓兵出击。
132、133年几次,都是匈奴、乌桓等兵出击。
胡人花钱少,一点点钱帛就能雇佣其卖命,使用胡人雇佣军看样子是一种低成本省钱方式,这可能与西边凉州局势有关。
这几次胡人轻骑出塞,应该是一种突袭战术,即打击正在放牧的鲜卑人,让他们措手不及,杀其人丁,掠其牛羊,破坏其生产力,再辅以政治手段,招降部分鲜卑部落,分化瓦解。
所以汉顺帝后十年,鲜卑人消停了一段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这一时期东汉朝廷用胡人打仗,开始出现赖账、拖欠工资的事情,后果一时不显,但长期这么做,很显然会打击胡人雇佣军的积极性,恶果会慢慢显现。
另外,这一时期的交战规模也不大。
(四)汉冲帝、桓帝(144-168)时期
一开始比较太平。
顺帝后期(137年),鲜卑人投鹿侯“初从匈奴军三年,其妻在家生子”。
好家伙,出去从军三年,回来后老婆生了个儿子?
鹿侯归,怪欲杀之。
他老婆说我可以解释的:“出门打雷,抬头看时,嘴巴张着,正好有冰雹落入嘴里,不小心吞下去了,于是就生了这个孩子。”
投鹿侯不听,遂弃之。
妻私语家令收养焉,名檀石槐。
檀石槐家庭条件还不错,居然有“家令”这个官。
“年十四五,勇健有智略。异部大人抄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单骑追击之,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者,由是部落畏服。乃施法禁,平曲直,无敢犯者,遂推以为大人。”
从十四五岁起,檀石槐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