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投军的人数越多,赋税减免的幅度越大,得到的兵饷补助也越高。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在此规定的激励下,大楚民众投身军武的积极性空前提高,使得虎贲军在南征北战的过程中,战力不仅没有削弱,反而在一直不停地发展壮大。就这样,楚这个偏安于卧龙山的小国才得以横扫四海、并吞八荒,最终成为现在这个幅员辽阔的大楚王朝。

    大楚以步兵之利,打下了一片辽阔的江山,虎贲军也因此成为了王朝的荣耀与骄傲。然而随着疆域的扩大,当王朝的势力范围抵近至北方草原,这一切陡然发生了变化。

    建元三十年隆冬,一场气势汹汹的大寒潮袭击了整个草原和王朝的北部边疆,草原上牛羊冻死饿死不计其数。在这种情况下,几个草原部族纠集了三万骑军趁风雪奔袭南下,一举杀入王朝北方百余里的腹地,大肆烧杀抢掠。

    惊闻草原骑军袭击,朝廷紧急调兵遣将,迅速集结十五万虎贲军和五万地方守备军,从三个方向包夹这支孤军深入的野蛮骑军。

    虎贲军不愧为百战之军,行动十分迅速,没多久便将这支草原骑军围堵在一处广袤的平原上。他们立即发起了快速、猛烈的攻击,但是却不知道这次的结果将会大大的超出他们的预料。

    虎贲军同往常一样,人人视死如归,奋勇杀敌,各军阵型快速切换,配合地无懈可击。

    但是这支草原骑军与虎贲军之前遇到过其他敌人可一点也不一样,他们机动性极强,冲击力极大,只管放任军马冲入虎贲军阵型中肆无忌惮地来来回回地冲撞,而上面的草原骑卒则依靠着居高临下的优势,对着虎贲军将士就是劈头盖脸地砍杀,不停地砍杀。

    经过浴血奋战,虎贲军还是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不过却付出了七万人阵亡、四万人重伤的惨重代价。

    而败退的草原骑军在逃跑的路上竟然又大摇大摆地血洗了一座规模不小的村庄,他们将村庄杀了个鸡犬不留,把百姓的粮食财物抢了个精光。

    这一天,大楚将士和无辜百姓的鲜血染红了大地。这一天,王朝的北方大地哭声震天,狼烟四起,陷入人间地狱。

    经此屈辱一战,大楚朝廷终于认识到了骑军的恐怖威力,于是便痛定思痛也开始大力发展骑军。经过三十年不惜成本的投入,王朝终于也拥有了自己的骑军,从此再面对草原骑军时再也没有像当初那样被单方面地碾压和屠杀。后来,“锁狼线”也建成了,两者再一搭配,北方的防御情况终于被彻底地扭转了。

    不过随着骑军的崛起,又带了另一个麻烦的问题,那就是得不到朝廷扶持,又得不到优秀人才输入的虎贲军迅速走上了衰落之路。朝廷又不能通过扩大征兵规模来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这又会带来更严重的问题,首先,会加重民间的耕种压力,民间缺失了健壮的劳动力,将直接影响粮食的生产。其次,随着常备兵力的迅速增加,财政的投入也势必越来越大,这也会给王朝带来沉重的负担。所以这问题便一直没有得到妥善的解决,困扰了朝廷很多年。

    后来,直到“散兵制度”被提出来,这个问题才算得到有效的缓解。散兵,顾名思义就是闲散的士兵。说来也简单,就是等农忙时节过去后,地方各州县将治下的闲散劳动力召集起来,就近送至附近的军镇进行训练,然后就用这些训练过的农民补充歩卒的临时空缺。当然,散兵在军服役时也会得到军饷补助,而且等农忙时节到来,又可以分批次返乡完成农务,这样一来便真正的达到了人尽其用,同时也解决了步卒数量不足,边疆军镇防御力量空虚的大问题。

    当然散兵毕竟是半军半农,这样的补充肯定不会让虎贲军恢复到昔日的荣光,不过这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朝廷上下也早已经接受了骑军兴起步军衰落的事实。

章节目录

十五从军行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2事无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2事无成并收藏十五从军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