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4章 被逼急了的十七机部(1/2)
马上过年了,今年的烈火科技奖一反前两次都在春节后颁发的习惯,改到了春节前。
看来是随着成果上报效率的提高,还有支撑和评价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改进,已经能够在春节前完成评奖工作,不论是部里还是获奖人,其实还是都希望能在春节前发奖。
拿着奖励过个肥年,肯定比年后才能发奖要更香一些。
十七机部的大礼堂里,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接近年关了,来参会的也主要是京城附近的单位同志,太远的就没法来,只能是在会上宣布,然后必须由部里置办的表彰用品如奖状奖牌等,邮寄过去,至于其他福利性质的奖励,就由获奖人员单位收到奖章奖牌等之后,合并代为发放。
既然是发奖,那大家坐在会场上,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个事情,自然而然的,高振东也是他们的重点讨论对象。
“不知道今年高振东能搞多少个啊?”
“七八个应该有吧?”
“难说,去年好像也没太多的样子。”
“嘿嘿,那你就不知道了,去年没太多,是你看见的没太多,实际上很多的。”
“啥,还有这事儿?说说来听听!”
“那不行,犯纪律。”
“嘁,七八个?你们想什么呢,高总工手上,别的不说,光一个6011会战的课题,下面就有差不多二十个新材料,新材料啊,个顶个的都是一等奖的苗子,至少二等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新材料归新材料,不过有的是在已有材料上的改进,有的是全新的,改进至少值得一个二等,全新的肯定是一等。
“对啊,而且他是全部搞完了的,你猜他能得多少个?”
“我猜二十个一等。”
“可能没有那么多,一等二等一样一半吧。”
“我们赌一顿饭,咋样?”
“你们两给我收着点儿啊,禁止赌博!”
“没劲……”
其实不止是他们,包括老陈在内,也包括高振东自己,都挺好奇部里面到底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别人都好说,是拆开了的,你参加一个,我参加一个,就连郑良枢,他作为与三分厂合作的另外一方的负责人,他也是在名义上主动退出大部分课题,交给了别人。
对于郑良枢来说,他是行政线,不是技术口的,课题这种东西,一定得有,但是有时候太多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当然,一般来说不会有人有这个担心,特么的一个两个还费老鼻子劲呢,什么时候会有“太多”这种烦恼了?
但是这事情不是沾上了高振东了嘛,性质可就变了。
如果说郑良枢一开始在兴奋中没意识到将近20项课题代表什么的话,那在6011会战开始不久就他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幸福的烦恼啊,于是他主动分出去不少,也收获不少。
但是和郑良枢不同,这个事情上,高振东是分不出去的,不论他怎么分,最重的那一份始终在他手上,他想给别人也给不了。
别的单位,成果集于某人一身,嗯,这特么肯定有猫腻!
但是在三分厂,啥,这么多新成果都和高振东没关系?绝对有大问题!
但是老陈也好,高振东也好,他们知道,部里面如果要按项目给高振东下表彰,很为难。
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对烈火科技奖一等奖的严肃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成果不奖,是不公正,但是把普通人和高振东这种异类放到一起来进行评价,对普通人是不公平。
所以高振东根本不在乎自己能得什么奖,他就是略微带点儿腹黑的好奇,部里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对这个疑问感兴趣的人,不止高振东一个,十七机部对他熟悉的人都很好奇。
在这种好奇中,本年度的烈火科技奖颁奖流程如常进行,波澜不惊,仿佛一切都和去年没什么变化。
高振东的名字一直没有被提起,人们并不奇怪,去年前年也是这样的,如果把他放在前面发,会让大家对在他后面的所有项目都失去兴趣和关注。
这叫技术工作者里的顶流!
当人们的好奇被拉到顶点的时候,眼看一等也快颁发完了,典礼到了尾声。
这时,十七机部领导拍了拍话筒。
“接下来,是我们最后一个奖,也是最特殊的一个奖。”
来了来了,这必定是高振东,但是为什么是最后一个奖而不是最后一个人?
“今年烈火科技奖特等奖,授予京城第三轧钢厂的高振东同志,获奖课题——无!”
下面“轰”的一声就炸了,特等奖?以前怎么没有这东西?
还有还有,那个无获奖课题是个什么意思?高振东一个课题都没有?开什么国际玩笑。
不过大家很快就回过味儿来。
“看来这个奖,就是为高振东量身定做的。”
“嗯,部里估计也是没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看来是随着成果上报效率的提高,还有支撑和评价工作的经验积累和改进,已经能够在春节前完成评奖工作,不论是部里还是获奖人,其实还是都希望能在春节前发奖。
拿着奖励过个肥年,肯定比年后才能发奖要更香一些。
十七机部的大礼堂里,人头攒动,气氛热烈。
接近年关了,来参会的也主要是京城附近的单位同志,太远的就没法来,只能是在会上宣布,然后必须由部里置办的表彰用品如奖状奖牌等,邮寄过去,至于其他福利性质的奖励,就由获奖人员单位收到奖章奖牌等之后,合并代为发放。
既然是发奖,那大家坐在会场上,话题自然离不开这个事情,自然而然的,高振东也是他们的重点讨论对象。
“不知道今年高振东能搞多少个啊?”
“七八个应该有吧?”
“难说,去年好像也没太多的样子。”
“嘿嘿,那你就不知道了,去年没太多,是你看见的没太多,实际上很多的。”
“啥,还有这事儿?说说来听听!”
“那不行,犯纪律。”
“嘁,七八个?你们想什么呢,高总工手上,别的不说,光一个6011会战的课题,下面就有差不多二十个新材料,新材料啊,个顶个的都是一等奖的苗子,至少二等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
新材料归新材料,不过有的是在已有材料上的改进,有的是全新的,改进至少值得一个二等,全新的肯定是一等。
“对啊,而且他是全部搞完了的,你猜他能得多少个?”
“我猜二十个一等。”
“可能没有那么多,一等二等一样一半吧。”
“我们赌一顿饭,咋样?”
“你们两给我收着点儿啊,禁止赌博!”
“没劲……”
其实不止是他们,包括老陈在内,也包括高振东自己,都挺好奇部里面到底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别人都好说,是拆开了的,你参加一个,我参加一个,就连郑良枢,他作为与三分厂合作的另外一方的负责人,他也是在名义上主动退出大部分课题,交给了别人。
对于郑良枢来说,他是行政线,不是技术口的,课题这种东西,一定得有,但是有时候太多太多,反而不是好事。
当然,一般来说不会有人有这个担心,特么的一个两个还费老鼻子劲呢,什么时候会有“太多”这种烦恼了?
但是这事情不是沾上了高振东了嘛,性质可就变了。
如果说郑良枢一开始在兴奋中没意识到将近20项课题代表什么的话,那在6011会战开始不久就他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幸福的烦恼啊,于是他主动分出去不少,也收获不少。
但是和郑良枢不同,这个事情上,高振东是分不出去的,不论他怎么分,最重的那一份始终在他手上,他想给别人也给不了。
别的单位,成果集于某人一身,嗯,这特么肯定有猫腻!
但是在三分厂,啥,这么多新成果都和高振东没关系?绝对有大问题!
但是老陈也好,高振东也好,他们知道,部里面如果要按项目给高振东下表彰,很为难。
太多了,实在是太多了!对烈火科技奖一等奖的严肃性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有成果不奖,是不公正,但是把普通人和高振东这种异类放到一起来进行评价,对普通人是不公平。
所以高振东根本不在乎自己能得什么奖,他就是略微带点儿腹黑的好奇,部里怎么处理这个事情。
对这个疑问感兴趣的人,不止高振东一个,十七机部对他熟悉的人都很好奇。
在这种好奇中,本年度的烈火科技奖颁奖流程如常进行,波澜不惊,仿佛一切都和去年没什么变化。
高振东的名字一直没有被提起,人们并不奇怪,去年前年也是这样的,如果把他放在前面发,会让大家对在他后面的所有项目都失去兴趣和关注。
这叫技术工作者里的顶流!
当人们的好奇被拉到顶点的时候,眼看一等也快颁发完了,典礼到了尾声。
这时,十七机部领导拍了拍话筒。
“接下来,是我们最后一个奖,也是最特殊的一个奖。”
来了来了,这必定是高振东,但是为什么是最后一个奖而不是最后一个人?
“今年烈火科技奖特等奖,授予京城第三轧钢厂的高振东同志,获奖课题——无!”
下面“轰”的一声就炸了,特等奖?以前怎么没有这东西?
还有还有,那个无获奖课题是个什么意思?高振东一个课题都没有?开什么国际玩笑。
不过大家很快就回过味儿来。
“看来这个奖,就是为高振东量身定做的。”
“嗯,部里估计也是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