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东方泡利”歇斯底里的批判式争论,林雨疏的面色从始至终都如她那身素色装束一样,没有半点波澜。但她沉稳的呼吸和冷静的谈吐间,透露着一股近在掌握的气势和胸有成竹的自信。

    她目光平和而有力地扫向会场,从容地说道:

    “我想在座的各位几乎不用思考都能得出一个简单的共识,带状星云给我们带来的灾难性后果,是人类历史上所有战争加起来的总和所不能相提并论的。

    不仅如此,历史上我们称其为战争的行为,只是对自相残杀最精致的修饰。而这次,我们将要面临的是来自时空之外的敌人,没有生命的敌人。所谓历史上的经验,在当下简直不值一提。”

    林雨疏的话引起了众人的低声讨论,他们无一例外地都在点头认可这种观点。随后,林雨疏再次将目光移向周成,说道:

    “周教授,你提到基础科学在核裂变上的迅速应用,直接提前结束了二战,我很赞同你的观点。但这恰恰如我所说,我们的基础科学在上世纪初取得过辉煌的成就,也深刻地改变了整个世界。那时候的基础科学发展进程是,在实验中发现的现象,用理论计算去验证。

    而现在,理论物理的流派百花齐放,早已偏离了用一个公式描述宇宙这个核心原则。你们在理论中提出了无数种可能,而实验已经远远被甩在了理论之后。你不得不承认的是,基础科学已经遭遇了瓶颈。”

    林雨疏气定神闲地发表观点的时候,周成的两道浓眉紧紧地压着,眉宇间集起一个疙瘩,那眉毛时不时地跳一跳,好像在挣扎。他不容有人胆敢如此贬低自己的领域,他带着戏谑的口吻说道:

    “瓶颈?你竟然将我们对未知做出的无数种勇敢的探索称为瓶颈,这着实可笑。量子计算机、可控核聚变、室温超导,这些将会在对抗星云中起到关键作用的尖端科技,哪样不是在你所谓的瓶颈期出现的。

    如果我们遇到所谓的瓶颈就停止研究,那这些技术永远不会出现。而你现在停止基础领域研究的决定,将会扼杀掉未来用更简单的办法解决掉星云的机会。”

    随着周成慷慨激昂的陈词,会场上的气氛又有了微妙的变化。一部分人向周成投去了赞许的目光,但其他人更多关注的仍旧是林雨疏的态度。

    林雨疏的眉梢总算微微动了一下,虽然动作小到只有盯着她的周成能察觉到,但却充满了嘲弄的意味。

    “你说得非常正确,包括量子计算机、可控核聚变、室温超导在内的多项尖端技术将会在未来起到关键作用。但是,恐怕您现在都无法给出这些新技术能够量产并投入使用的准确时间表。”

    周成倒吸了一口凉气,林雨疏总能在悄无声息间化解自己以为坚如磐石的论据,同时还能不着痕迹地将自己引入她的命题之内。他不想陷入林雨疏的辩论陷阱,而却总是慢人半拍。

    就在他抓耳挠腮地准备反击之时,林雨疏没有留给他更多的时间,她沉沉发问:

    “并且,我很想知道。您口中那些可能会被我扼杀掉的机会,到底是什么?您能以您物理学家的身份,用数学的形式向我们表明吗?而非文字上毫无根据地幻想,我们现在最不需要的就是幻想。”

    面对林雨疏近乎赤裸裸的挑衅,周成的心里却像是堵上了一块海绵,他越是想用力去推开,就越使不上劲。他只能慌乱地做着困兽之斗:

    “即便您不在基础领域增加投入,但至少应该保留现在的科研经费和实验装置。我们在出发点上并不对立,都是为了解决危机,拯救人类。为什么不给我们多留下一次机会,这代价并不高昂,但收获可能是颠覆性的。”

    周成的语调已没有了刚开始的气势如虹,他的声音中甚至带着些许哀求,这个在科学界叱咤风云的东方泡利哑火了。

    林雨疏目光扫向全场,看起来并没有要一击制胜的打算,她的语调比刚才更温和了些:

    “几十年来,基础科学为我们留下的宝贵财富,让我们可以从容地面对,已经盘绕在绕日轨道上的带状星云。从这一点来说,我们应该感谢包括周教授在内的所有基础领域的科学家们。

    但是我们当下最需要的是以一种稳健、高容错率、高达成率、低风险的方式来应对这场史无前例的危机,而这种方式的具像就是移山计划。我们当前所有的资源投入都应该围绕移山计划来严格执行,这样才能保证社会结构稳定的前提下,让文明得以延续。”

    随后,林雨疏目光凌厉地投向了周成,她并不准备就这样放过他:

    “至于代价,我有很量化的数据。目前正在建设的,以欧洲FCC超级强子对撞机、我国的东方超环质子对撞机为代表的基础科学实验设备,总造价超过了9000亿美刀。而正在运行的LHC、RHIC、SSC等实验仪器,每年的运行成本高达3000亿美刀。

    如果大家对这个数字没有概念,那我可以直观地告诉你们。这些钱在不远的未来,可以建造5座大型近地轨道空间站,可以培训数万名空间作业人员,可以在星港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冲破星云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天之佼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天之佼并收藏冲破星云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