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玉霞带着一支小队伍第一天夜行军就碰到行进中的日本军队。

    到天快亮的时候,她们来到了一条河边。

    倪玉霞问冯玉:“Y头,是不是走错了?按照原路线,这个地方不应该有河呀!”

    说着,她摊开了图纸。

    还是在团部看地图的时候,柯团长就画好了她们这次执行任务的路线图。

    “妈,我去问问老乡吧?”冯玉对倪玉霞已经叫习惯了,不是一时三刻就改得了口的。

    “我和你同去。”章文生自告奋勇道。

    “去吧!早去早回,注意安全。”倪玉霞叮嘱。

    俩人来到一个村庄,敲开一户人家的门。

    立时出来一位大嫂。

    大嫂问:“你们有事吗?”

    俩人齐声问:“大嫂,这个地方叫什么名字?那条河又叫什么河呢?”

    大嫂在朦胧的曙色中看了看他俩,俱都是半大的孩子,于是就回答道:“这个地方叫牌楼,河呢,叫燕湾河。”

    “牌楼?燕湾河?”章文生重复着。

    “对!”大嫂答。

    “谢谢您,大嫂!”冯玉道。

    “不客气!”大嫂道。

    冯玉又问:“大嫂,你们这里到过日本人吗?”

    大嫂盯住他俩看了一会儿,估计是在判明他们的身份。

    “到了,怪多的呢!”大嫂答,“河对面的燕湾何家还驻着一大坨呢!”

    “噢!谢谢大嫂。”冯玉再次感谢。

    俩人别了大嫂,回到倪玉霞的身边,向她汇报了见大嫂的情况。

    “燕湾河?牌楼?”倪玉霞自言自语道。

    “一定是走岔了。”倪玉霞对冯玉和章文生说,“你们刚才说什么来着,燕湾何家驻扎日军的大部队?”

    “大嫂是这么说的。”冯玉道。

    “要是有地图就好了。”倪玉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他们在燕湾河边选了个地方宿了下来。

    为了安全,他们不进村庄,反正大好晴天,在野外过白天,不会比屋子里差。

    这个地方是个河汊子,有很多的水柳长在河堤上。现在水柳都长出很长很长的条条来了,柳条条婀婀娜娜,像一块块布帘子遮住了河身。

    倪玉霞选的是一块干燥的河堤,供休憩之用正合适。几个年轻人一看,忒喜欢,认为大姐太有眼光和品位了。

    这里离大道和村庄都很远,是个僻静的所在。但是呢,又便于观察,不管往那个方向看去,都一目了然。

    还有就是,如果走下去,去到河沿,清凌凌的河水触手可掬,渴了,伸出手即可获得,简直是一种享受。

    太阳升起来的时候,倪玉霞对范西曼说:“小范同志,你和你的伙伴们由冯玉同志带着,就呆在此处,我和文生去买点吃的。”

    范西曼答应着,看了阳韩和王建明常梓萱一眼。

    三人也正在看她。

    范西曼就说:“大姐,如果有什么行动的话,请一定要带上我们。”

    “想什么呢?我们是一个整体,有什么行动大家一起来。”倪玉霞严肃地说。

    范西曼就不作声了。

    倪玉霞和章文生沿着河堤走上了大道。按照大嫂指示的方向,他们往燕湾何家走。

    沿途春意盎然,春风在河湾里跑来跑去,恣意妄为。

    可是大道上却不见一个人影,现在正是农桑繁忙季节,田畴里也不见一个人影。

    但这种反常情况是显而易见的,它与日本人有关。日本人一来,老百姓“跑反”1走了。像大嫂那种待在家的人并不多的。

    他们顺着大道一直往前走。走了上十里路,才见一片乌鸦鸦的屋子横在天空之下。

    这片屋子建在对岸河边。有一座石桥连接河的两岸。那是座三洞拱形石桥。

    渐渐地走近了,才见石桥上设有日军哨卡,不过人数不多,只有两个哨兵。

    走近前去,哨兵拦住,用半生不熟的中国话问道:

    “你的,什么的干活?”

    “我的,这个镇子上人,从娘家回来。”倪玉霞连说带比划。

    哨兵问章文生:“他的什么的干活?”

    “哦,他是我儿子,跟我到他姥姥家。”倪玉霞说。

    原来他们又改了妆,恢复母子的打扮。

    哨兵没再说什么,收起枪来,头一摆,说:“过去。”

    俩人进了镇子。

    这是一个很大的镇子,叫何家镇,有条十字街,临街有很多店铺。

    俩人看去,这些店铺名称很特别,都是以姓辅以数字命名。比如“何老三杂货铺”、“何老五茶铺”、“何十八铁匠铺”、甚至还看到“何卅木材铺”。

    进了镇子,走过一家家店铺,来到十字街口,这里变得明显地热闹起来,除了店铺,竟然还有摆地摊的。

    倪玉霞问一老板:“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李三古堆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兵阿三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兵阿三并收藏李三古堆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