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逃亡(3/4)
工业利益的阶段,开办新式工厂或者参与远洋贸易要比那些赚得多得多,何苦为了那么点钱去推翻王室和贵族的地位呢?毕竟王室、贵族领导大家获得了独立,如今政策已经变得非常有利,各个阶层只要努力就能获得更多的财富,闹暴动有什么好处?
加上荷兰境内有人民军的大量驻军驻扎,接受华夏的思想认识比较深入,获得贸易的机会更加容易,因此与华夏的关系很融洽,努力赚钱的人多,跟随新生代激进学生闹革命的人少,荷兰的革命雷声大雨点小,立法改革的幅度比较大,暴力革命的程度很低,甚至没有,在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政体调整和重新立法后,荷兰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商贸欣欣向荣的阶段,呢绒、帆布、制绳这些传统产业已经让位于棉布、毛纺、皮革加工、钟表这些新兴产业,并且技术先进,生产设备全部引自华夏,产品大部分供应华夏人民军驻军,剩下的远销各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轮船一船船把货物运到各国港口,甚至是美洲殖民地和属国。
忙着做生意的荷兰没有精力顾及邻居的革命风暴,边境线与德国接壤的那部分先是被人民军集结,在接回了大量华夏公民和逃亡者后趋于平静,然后是法国的边境线,人民军快速反应分队纷纷隐蔽潜入法国执行特别任务,除了接回华夏帝国公民外,也带回来一些科学家、建筑师、大学学者等各色人等,还有的潜入城市华夏聚集区参与防御保护的行动,接回来的人从鹿特丹又被送上去华夏帝国的轮船,荷兰成了最大的中转站!
南面的法国、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都开始持续暴乱,西班牙、葡萄牙也开始内乱,因此美洲、非洲的各国殖民地和属国也开始要求独立,摆脱被控制的地位,谋求真正的独立!
在这样的局势下,各国王室、贵族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最大,因此有计划和无计划的逃亡开始了,从德国逃亡荷兰、汉堡甚至穿过波兰来到克里米亚,从法国逃亡荷兰、亚平宁半岛,从西班牙、葡萄牙逃亡亚平宁半岛、北非、美洲殖民地和属国,各国边境线基本上形同虚设,流亡的人潮慢慢形成,甚至有奥地利王室成员化装扮成商队成员,一路穿过匈牙利、波兰、后金来到黑海特区边境,申请移民华夏,实在不行移民后金也在所不惜!
德国与荷兰边境线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通过,然后去往难民营,法国的边境线逃亡人数更多,这些人在难民营大部分都通过关系想移民华夏,一时间荷兰的鹿特丹大使馆成为了最忙的大使馆,办理移民的人排成了长龙,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
而人民军快速分队也不停的接回大量人员,后金与华夏帝国的边境线甚至出现了集体冲关的逃亡贵族!为了避免出现更多的混乱局面,防止出现流血事件,华夏帝国调整了移民法案,暂时允许逃亡者全部入境,然后根据国籍先行安排这些人去美洲、非洲的华夏殖民地属国或者前沿根据地,当然船票、食宿自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王室、贵族、封建主,钱是不缺的,所以被送去华夏帝国的属国、前沿根据地也没有太大意见,少数没有钱买船票的人先被送去,然后在属国、根据地接受汉语培训和思想教育改造,考核通过加入华夏,根据自身能力安置,进入工厂、农场、养殖场、商行工作的,去建筑公司打工的,当然有钱投资开办商铺、客栈、饭店华夏帝国也欢迎,引进技术建设新产业更加欢迎,华夏派人负责培训工人和生产运行,并且有创业政策优惠,这样华夏把这些逃亡者分批送到了美洲、非洲自己的前沿属国和根据地,一是增加了人口和劳动力,二是推进了技术进步,产业布局,一举多得!
当然那些被战火波及的技术人才、科学家、学者、艺术家等都被送到了华夏本土,由专门的对口人员接收,经过汉语培训后再进行对应的知识交流和补充,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意愿加入研究、教育、发明等各方面的机构工作。
腓特烈二世在广宁见到了伊莎贝拉公主殿下,看到妹妹一切都是心里很安慰,腓特烈二世明白了,在德国他这辈子是做不出什么功业了,只能在华夏帝国置办一些产业先定居下来,然后研究一些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能着述等身固然好,只能留下一点总结心得也不错,总之不要荒废了就好!
想定居华夏帝国只能通过妹妹来解决了,伊莎贝拉如果要与她喜欢的华夏军人结婚,必须通过人民军政治部的审查,并且要汉语考核和思想改造,最后加入华夏成为华夏帝国公民才能结婚,这个过程比较长,好在伊莎贝拉汉语非常标准,考核肯定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审查了,得先辞去德国大使的职务,通过华夏日报发一个声明就可以了,华夏帝国驻德国大使给德国新政府一个照会,请德国政府再派一个新的大使来,交接完毕才能审查,真得很麻烦耶!
在此期间,腓特烈需要申请一个特殊的签证,以便长期居留华夏帝国,这就需要办理探亲签证,好在伊莎贝拉就是大使,手续办理很顺利,腓特烈二世这个前德国国王以探亲的名义留在了华夏,并且在伊莎贝拉公主殿下的陪同下去了旅顺,在旅顺购买了一个别墅院子,然后考察了旅顺的市场,购买了一家商行,专门从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上荷兰境内有人民军的大量驻军驻扎,接受华夏的思想认识比较深入,获得贸易的机会更加容易,因此与华夏的关系很融洽,努力赚钱的人多,跟随新生代激进学生闹革命的人少,荷兰的革命雷声大雨点小,立法改革的幅度比较大,暴力革命的程度很低,甚至没有,在完成了一定程度的政体调整和重新立法后,荷兰进入了快速发展期,商贸欣欣向荣的阶段,呢绒、帆布、制绳这些传统产业已经让位于棉布、毛纺、皮革加工、钟表这些新兴产业,并且技术先进,生产设备全部引自华夏,产品大部分供应华夏人民军驻军,剩下的远销各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轮船一船船把货物运到各国港口,甚至是美洲殖民地和属国。
忙着做生意的荷兰没有精力顾及邻居的革命风暴,边境线与德国接壤的那部分先是被人民军集结,在接回了大量华夏公民和逃亡者后趋于平静,然后是法国的边境线,人民军快速反应分队纷纷隐蔽潜入法国执行特别任务,除了接回华夏帝国公民外,也带回来一些科学家、建筑师、大学学者等各色人等,还有的潜入城市华夏聚集区参与防御保护的行动,接回来的人从鹿特丹又被送上去华夏帝国的轮船,荷兰成了最大的中转站!
南面的法国、亚平宁半岛、伊比利亚半岛都开始持续暴乱,西班牙、葡萄牙也开始内乱,因此美洲、非洲的各国殖民地和属国也开始要求独立,摆脱被控制的地位,谋求真正的独立!
在这样的局势下,各国王室、贵族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最大,因此有计划和无计划的逃亡开始了,从德国逃亡荷兰、汉堡甚至穿过波兰来到克里米亚,从法国逃亡荷兰、亚平宁半岛,从西班牙、葡萄牙逃亡亚平宁半岛、北非、美洲殖民地和属国,各国边境线基本上形同虚设,流亡的人潮慢慢形成,甚至有奥地利王室成员化装扮成商队成员,一路穿过匈牙利、波兰、后金来到黑海特区边境,申请移民华夏,实在不行移民后金也在所不惜!
德国与荷兰边境线每天都有成百上千人通过,然后去往难民营,法国的边境线逃亡人数更多,这些人在难民营大部分都通过关系想移民华夏,一时间荷兰的鹿特丹大使馆成为了最忙的大使馆,办理移民的人排成了长龙,一眼望去看不到尽头!
而人民军快速分队也不停的接回大量人员,后金与华夏帝国的边境线甚至出现了集体冲关的逃亡贵族!为了避免出现更多的混乱局面,防止出现流血事件,华夏帝国调整了移民法案,暂时允许逃亡者全部入境,然后根据国籍先行安排这些人去美洲、非洲的华夏殖民地属国或者前沿根据地,当然船票、食宿自理,这些人大部分都是王室、贵族、封建主,钱是不缺的,所以被送去华夏帝国的属国、前沿根据地也没有太大意见,少数没有钱买船票的人先被送去,然后在属国、根据地接受汉语培训和思想教育改造,考核通过加入华夏,根据自身能力安置,进入工厂、农场、养殖场、商行工作的,去建筑公司打工的,当然有钱投资开办商铺、客栈、饭店华夏帝国也欢迎,引进技术建设新产业更加欢迎,华夏派人负责培训工人和生产运行,并且有创业政策优惠,这样华夏把这些逃亡者分批送到了美洲、非洲自己的前沿属国和根据地,一是增加了人口和劳动力,二是推进了技术进步,产业布局,一举多得!
当然那些被战火波及的技术人才、科学家、学者、艺术家等都被送到了华夏本土,由专门的对口人员接收,经过汉语培训后再进行对应的知识交流和补充,然后根据他们的兴趣、意愿加入研究、教育、发明等各方面的机构工作。
腓特烈二世在广宁见到了伊莎贝拉公主殿下,看到妹妹一切都是心里很安慰,腓特烈二世明白了,在德国他这辈子是做不出什么功业了,只能在华夏帝国置办一些产业先定居下来,然后研究一些政治、军事方面的策略,能着述等身固然好,只能留下一点总结心得也不错,总之不要荒废了就好!
想定居华夏帝国只能通过妹妹来解决了,伊莎贝拉如果要与她喜欢的华夏军人结婚,必须通过人民军政治部的审查,并且要汉语考核和思想改造,最后加入华夏成为华夏帝国公民才能结婚,这个过程比较长,好在伊莎贝拉汉语非常标准,考核肯定没有问题,剩下的就是审查了,得先辞去德国大使的职务,通过华夏日报发一个声明就可以了,华夏帝国驻德国大使给德国新政府一个照会,请德国政府再派一个新的大使来,交接完毕才能审查,真得很麻烦耶!
在此期间,腓特烈需要申请一个特殊的签证,以便长期居留华夏帝国,这就需要办理探亲签证,好在伊莎贝拉就是大使,手续办理很顺利,腓特烈二世这个前德国国王以探亲的名义留在了华夏,并且在伊莎贝拉公主殿下的陪同下去了旅顺,在旅顺购买了一个别墅院子,然后考察了旅顺的市场,购买了一家商行,专门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