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阁班房。

    李春芳彻底傻眼了。

    他茫然的看着开口便是点头说好的首辅严嵩。

    您老好好的睡觉不行嘛?

    刚袁炜说的话,您老当真听明白了吗?

    怕是都没有听明白,就开口说好了!

    好在。

    徐阶当即开口道:“阁老,方才我等所言之事,您也意向让子实来操办?”

    在众人注视下。

    严嵩眉头微微一动,缓声开口道:“方才议的是何事?”

    此言一出。

    袁炜不由的偷偷翻了个白眼。

    高拱则是愣了一下,随后面露笑容。

    原本差点以为自己就要干那得罪人的事情的李春芳,更是不由的松了一口气,暗自庆幸了起来。

    徐阶笑着说道:“只是今日那昌平报上,刊登了一篇文章,不知阁老可曾看过?”

    说着话,徐阶上前将今天的昌平报,送到了严嵩面前。

    严嵩只是看了眼放在面前的报纸,便抬头看向众人:“都坐吧,近日内阁这边似乎是有绿豆汤的,今日何时送来?”

    说着话,严嵩看向了袁炜。

    内阁里的事务,按照规矩如今都是袁炜在办的。

    徐阶和李春芳则是踱步坐回到属于自己的位子上。

    袁炜拱手道:“想来也是快了。”

    严嵩点点头,目光转动:“那诸位容老夫先看看今日这份报?”

    首辅开口。

    众人自然是纷纷点头同意。

    高拱、袁炜坐在一侧,和另一侧的徐阶、李春芳相对。

    趁着严嵩读报的时候。

    四人目光流转,各怀心思。

    时间一点点的流逝。

    四人也不急切。

    毕竟昌平报实在是每期刊登的文章都数量众多。

    想要看完一份昌平报,还是需要些时间的。

    也不知过了多久。

    严嵩手拿着报纸,看向众人,轻咳一声。

    引来四人注视后。

    严嵩面带笑容的伸手指向那片考察报告:“你们今日说的,是这件事?”

    袁炜当即拱手道:“回阁老的话,正是这件事。这位昌仲平所写的这篇《国朝胥吏衙役考察报告》,切题浅显,但其所述之意,所举成例,却是引人深思。国朝至今二百年,朝堂官员三万,然天下官府胥吏衙役却有数十近百万之众!

    “诸如一县,知县、县丞、主簿三位乃为朝堂命官,其下典史及六房、三班书吏差役,递运、河泊、批验、铁冶等所,税课、巡检、道会、僧会等司衙役,计之成百成千人。

    “这些人虽无官身,却能因其盘亘地方多年数代,早已是根深蒂固,往往朝廷所派流官,虽是官府掌印堂官,却常常要因时局屈与胥吏衙役。

    “朝廷当下整饬吏治,首在朝堂命官,而非官府衙门胥吏,然胥吏如虎之害更盛于命官,数目之众远胜朝堂命官。朝廷既行整饬吏治,则官府胥吏衙役不可不查。

    下官以为,李阁老虽新入内阁,却久于吏部差事,想来料定熟稔官府之中小吏勾当,最是合乎担当此任。”

    袁炜所说算是字字句句合乎情理了。

    人们或许只知道,一县里头当家做主的就是知县,或无县令则由县丞或主簿掌事。

    但没人会去算计,一个县衙若要正常运转起来,又需要多少胥吏衙役。

    光是六房书吏,就得要有数十人之多。

    更不要说三班衙役,就得要上百人。

    再加上一县所设的众多职能所司,分担诸多事宜,所需要的差役人数,那更是数不胜数了。

    而这些人所掌握的权力,相互勾结,上下一气,又岂是一个知县能掌控压制的?

    便是最简单的税课一事。

    户房说一个数,某某村需要某某数目的税银,另一村又需要多少。

    知县当真能将这些村镇都走一遍,审查一遍?

    还不是户房的算手们说了算的。

    而袁炜推举李春芳担下这件事情,给出的理由也是正大无比。

    李春芳本来就是从吏部左侍郎的位子上升入内阁的。

    他在吏部做事许久,难道还治理不了官府胥吏衙役的事情?

    那他李春芳就不配入阁。

    甚至当初他在吏部当差做事的成效如何,都得要打个问号。

    随着袁炜开口。

    高拱亦是说道:“朝廷整饬吏治,乃是皇上钦定的事情。即是公门中人,便不分朝堂命官亦或那些不入流官或胥吏衙役,也该好生彻查一番,整顿苛吏,严禁贪墨舞弊及一应不法之事。”

    就在高拱说完话,徐阶以为对方已经说完,而自己要开口反对的时候。

    高拱却又张开了嘴。

    抢在徐阶之前。

    高拱笑着说道:“更何况,前不久徐阁老就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肉丝米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肉丝米面并收藏大明:父慈子孝,卖父求荣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