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吨。

    刘韬并没有打算在‘天舟八号’货运飞船上进行改进,而是打算在‘盘山号’宇宙飞船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增加货舱。

    不过机身变大,载重变大,推进器的数量或者功率、核反应堆的功率都得跟着改变。

    气动布局方面,也要进行调整。

    ‘盘山号’宇宙飞船的机翼是可收缩型设计,考虑的可不仅仅是地球的气动布局,还考虑到像月球上的气动布局。

    要知道,因为引力、大气相差很大,气动布局可是同样相差巨大。

    而且这么大的宇宙飞船,显然是无法在地下实验室建造。

    这方面,刘韬选择了在贵飞集团。

    不过现在距离动手造还早得很,材料的制造、零部件的打造等等,都需要时间。

    还有贵飞集团腾出生产车间,也需要时间。

    刘韬预计着,得到明年才能开始建造。

    秘书进来,将一份文件交给刘韬。

    刘韬将文件拿起来一看,这是关于年中党组会议议题方面的。

    整份文件,按照议题安排时间,每个议题参会人员,都列得清清楚楚。

    能够上党组会议的议题,就没有是小事的。

    人事任免,便是此次重中之重。

    此次盘山集团系统,将会抽调各级干部十万人,其中四万人支援国内的部委、国企、地方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六万人支援南洋以支持南洋建设。

    既然要实现一体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就得帮助南洋经济发展。而区域一体化,更是全方位的发展。

    就如同扶贫工作等等战略级别的,华夏一直都是稳扎稳打,没有半途而废的说法,更不会说话不算数。

    全世界各国,就属华夏政府说话最算数。

    抽调这十万各级干部,哪怕对于盘山集团而言,也是有史以来最大的人事调动。

    有人抽调离开盘山集团系统,自然会有一部分人得到升迁。

    毕竟一个萝卜一个坑,在此之前,这些坑都有人占着,后面的人升迁自然就没有那么容易。

    对于抽调十万各级干部去支援,刘韬是非常赞同的。

    一来这是对外支援人才,二来这也是盘山集团系统大规模换血,让大量的新鲜血液得以注入,从而保持着整个体系的活力,而不是逐步的走向僵化。

    不管别人愿不愿意,愿意最好,不愿意那也得遵守。

    盘山集团40位副总经理,有24位将会调出去支援,其中党组成员就多达12位。

    甚至连陈维民,都以身作则,主动申请去兰芳支援。

    太空之中。

    杨立伟正在进行出舱活动。

    当年他是华夏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但是都是待在神舟飞船之中,并没有进行出舱活动。

    而这一次,他主动申请参加此次航天飞船飞行任务,自然要抓住机会。

    对于这些训练,杨立伟也是参与过,熟练掌握着。

    太空绳系好,杨立伟穿着航天服,戴着气罩,穿着这航天服,再加上这气罩,可以在太空中生存48个小时。

    太空出舱活动,面临着多种危险,包括极低的温度和宇宙射线的辐射。

    太空中的温度是非常低的,平均零下二百七十摄氏度。

    宇宙射线的辐射就更不要说了,要是航天服不合格,那么仅仅这些宇宙射线,就足以给航天员带来致命的危险,那是可能导致细胞损伤或dNA破坏。

    还有太空之中存在的垃圾、陨石,速度极快,那是会给航天员带来致命威胁的。

    当然,太空出舱活动中,黑暗和缺乏参照物会让航天员感到仿佛置身于无底深渊,引发强烈的不安和恐惧。这种视觉体验是平时训练难以想象的,航天员可能会担心一松手就飘走。

    正是因为太空出舱活动存在着恐怖的危险,这也使得但凡每一个出舱活动的航天员,都是人类的勇士,人类的英雄。

    哪怕此时的杨立伟,在太空中也感到了孤独、恐惧和不安。

    这种是在地面哪怕再怎么模拟、训练,也是难以克服的。

    面对未知的宇宙环境,本能的恐惧仍然难以克服。

    这种恐惧并非懦弱,而是面对极端环境时的自然反应。

    而此时,正在进行着出舱活动的直播。

    不知道多少人,对于这位华夏第一个进入太空的航天员钦佩不已。

    毕竟杨立伟,也已经快50岁了。

    他已经荣誉满身,早已不需要再上太空执行航天任务,但是他依旧勇于挑战自己,主动申请参与此次航天任务的执行。

    航天英雄,这四个字,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虽然孤独、恐惧和不安,但是杨立伟依旧按照要求,规范地进行了出舱活动。

    出舱活动并没有持续太久,大概就半个小时,杨立伟就返回了‘盘山号’宇宙飞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白白是只猫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白白是只猫并收藏大国崛起:从军工开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