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瑄向文武大臣表明即将要开启以变革为主的时代后,暂未提起其他具体事宜。

    今日是他登基大典,等明日正式上朝,任命新宰相后,再开始提出朝廷策令。

    “今朕登基,天下当庆。十几年来,朕与义父同心协力,如同亲父,惜义父年迈,不胜朝廷实务,传大位于朕,故当拜义父为圣文神武太上皇帝。望诸卿一如既往敬之。”

    李瑄开始告诉群臣,对李隆基的安排。

    太上皇帝,但前面加了“圣文神武”的尊号。

    圣文神武是李隆基当皇帝时众多尊号中最大的两个。

    李瑄将这两个尊号放在太上皇帝前面,也算一片孝心。

    “臣等拜见太上皇。”

    文武百官起身向李隆基行礼。

    他们虽不清楚李瑄所加封号的用意。但关于立太上皇帝的事宜上,文武大臣是无法插手的。

    “众卿平身。”

    李隆基难以用喜悲来形容此时的心境。

    李瑄这不孝贼子终究封他为太上皇。

    但他清楚,这可能是文武百官对他最后一次拜礼。

    今日以后,他将回到兴庆宫中,难以踏出一步。

    华清宫的温泉,大明宫的蝉鸣,都会与他无缘。

    看朝野的态度,李隆基不得不承认,他的时代过去,他再也没有翻盘的可能了。

    想要刺杀李瑄更是痴心妄想。

    已经窃取皇位的李瑄,即便暴毙。文武百官也会扶持李瑄的儿子继位。

    “朕之生父宋王,抚育朕长大,教导朕习文练武,谆谆教诲,对朕的恩情,如终南大山之厚重,如沧溟大海之深广。春秋几逝,时光易老,朕无时无刻,不想着秉持孝道。宋王的品性如含霜履雪,渊渟岳峙,朝野人尽皆知,今朕加大位,封宋王为慈德仁孝太上皇帝,望诸卿待之如朕。”

    相比于封李隆基,封李适之的时候,李瑄言语动情,这是真孝顺。

    慈德仁孝,这尊号适配李适之。

    此言一出,朝臣皆惊。

    没想到陛下连封两位太上皇。

    但太上皇加尊号,只是陛下孝感天地,没有权力。

    李适之曾为宰相,含辛茹苦将李瑄抚养长大。

    李瑄又靠李适之的门荫入仕,直接为五品将领。

    当李瑄军功渐重时,李适之又以壮年之龄辞去宰相之位,为自己的儿子让路。

    现李瑄登基称帝,不提高李适之的身份,也会显得不合适。

    “拜见太上皇!”

    李岘带头向李适之拱手拜见后,文武大臣硬着头皮去拜见李适之。

    慈德仁孝太上皇帝。

    百官也渐渐接受这个事实。

    以后李瑄和李适之的父子关系,绝对是历史上“父慈子孝”的第一流。

    “平身!”

    当李适之开口让文武大臣平身后,李隆基才反应过来。

    李适之何德何能,敢与他平起平坐?

    李瑄真会搞事情,等他升天就这么难吗?

    虽然现在太上皇没有丝毫权力,但与分享,还是很别扭。特别是与李适之。

    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

    现在李适之是李隆基最恨的人之一,以至于李适之之前做过的事情,在他眼中都异常虚伪。

    现在李隆基只想快点结束此次登基大典,回到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远离这对令他崩溃的父子。

    他的念想很快就被李瑄满足,李瑄又勉励群臣一番后,登基大典暂且结束。

    大典虽不奢华,但极为隆重。

    当有一日,国富民强,他会举行一次真正的盛典,邀请天下百国的国王、酋长,在天下壮丽的建筑,万象神宫之中。

    当前的大唐在李瑄眼里,只是兵强马壮,威震万邦,当不上繁华。

    李瑄登基称帝的消息,将以最快的速度,传至天下郡县。

    现在南下将领已经就位,正在招兵买马。

    他随时可以组建剩下的九个都督府。

    他知道,江南、山南、岭南等道,会因为他称帝,进行观望。

    事到如今,以长安为主的关中地带,不可能因为李瑄称帝而动乱。

    以洛阳为主的河南地带,是由李瑄率领兵马扫平,也不可能动乱。

    更何况河南、河北已被李瑄免去两年赋税。

    边疆的郡县,特别是陇右河西,是李瑄的基本盘。

    安西、北庭,则以都护府的方式存在,以胡人国家、部落为主。

    他们仰慕强者,天将军已经神话。

    李瑄登基后只是一道安抚的诏书,他们就会派遣使者,将贵重的珍宝,进献给李瑄。

    江南岭南的地方官吏,对朝廷观望,对李瑄反而是好事,只要他们不动乱,就会给李瑄充分的时间。

    在李瑄称帝的第二日,追封生母为孝穆皇太后。

    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天将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落叶凋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叶凋谢并收藏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