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能看出,士族退出历史舞台是必然的。

    李瑄提前十几年,利用高力士布局雕版印刷术。又结合喜爱“盛世”的李隆基设立乡学。

    再加上他对科举的改革。

    寒门出贵子,蔚然成风的格局,已即将形成。

    蝴蝶效应下,一个不经意的政策,就能影响千千万人。

    “摊丁入亩之事,由政事堂宰相总览。卿等组织监察御史,以组为效应,监察地方,督促常平新法事宜。”

    李瑄将此事安排给五位宰相。

    现在御史台改制,监察御史从十五名增加至三十名。

    即三十个巡视组。

    且监察御史从八品小官,提升到正六品上,属吏增加十人。

    以证明李瑄对监察的重视。

    同时,监察御史的升任,大部分从县令中提拔。

    优秀的县令,提拔为监察御史,借助县令对基层地方的了解,更容易得知其中的门门道道。

    如果在监察御史上优异,直接提拔为太守。

    这种升迁机制,会促使监察御史兢兢业业。

    “臣遵旨!”

    五位宰相出列领旨。

    虽然李瑄以天策府、秘书监、锦衣卫实施自己对国家的绝对掌控。

    但李瑄一直以内政交给文武大臣打理。

    在处理政务上,他并没有独断,一些奏折,他认为简单,且没有争执的,会直接签字。

    如果有争执,他就会画上圈,送往政事堂。

    “当今天下,朽木为官者,比比皆是;禽兽鱼肉地方,枉食俸禄。这些官吏自开元以来,就已滋生,他们如附骨之蛆一样,吸取国家的养份,对百姓敲骨吸髓。以至于有些地方民不聊生。”

    “天宝三载时,朕前往江南东道剿灭海贼吴令光。区区一贼寇,既无谋略,又无武功,数百人而已,无片甲遮身,竟横行十年。那触目惊心的案例,诸卿应该清楚。百姓如置身于人间炼狱之中,朕杀豪强,竟还有言朕之过错。那时候,他们对朕的攻击,何尝不是怕自己临祸?”

    “官官相护,他们不是为国家百姓而劳,而是自己家族而禄。此类衣冠禽兽,当尽早除之,以免继续为祸。以后朕不想听到类似于功过相抵,祖上有德之类的奏书,官吏犯罪,罪加一等。”

    “朕言之已多,如何将此蠹虫从一些贤臣干吏中纠出来呢?”

    “立法考成,一目了然!”

    “从乾元二载正月开始,考成法实施,朝廷为诸级官吏拟定任务,以考核为准。以能力决定官吏的升迁,而非论资排辈,更非祖上门荫。”

    “依旧由政事堂宰相主持考成事宜。”

    在文武大臣有心理准备后,李瑄正式颁布考成法。

    之前李瑄拜相之时,考成法被文武大臣反对的原因之一,就是打击了门荫入仕的权贵子弟。

    没有经历科举,直接当官的官吏,在大唐占据非常大一部分,他们的水平无法经得起考验。

    一个饭桶庸才,本一无是处,却因门荫入仕,而成为县令。

    其没有政治理想,很容易沉迷于享乐之中,与地方豪强勾结在一起。

    那其所在地的百姓,一定会要倒霉。

    自古以来,一个县的县令就像是土皇帝一样。

    国家有监察御史,但天下一千多个县,监察御史跑断腿也跑不了几个地方。

    再加上郡太守不作为,一个县令会成为地方最大的豪强,没有人能遏制。

    在这种情况下,李瑄开创锦衣卫,深入乡里。

    直接在县令的头上架起一柄刀。

    锦衣卫还可以在暗中监察,制约县令在县中无法无天的权力。

    当然,这种情况下,不少官吏会消极摆烂。

    有一部分人当官是为政治理想,人生抱负。还有一部分人有自知之明,他们为官只为享乐富贵。

    考成法在鞭策官吏的同时,还要将这些不作为的官吏揪出来。

    这就是李瑄所说的“立法考成,一目了然”。

    是骡子是马,出来溜溜。

    李瑄以五宰相制度,相互制衡。也是防止一些官吏私下报复与自己政见不合的官吏,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下达郡县。

    “臣等遵旨!”

    李岘、裴遵庆、刘晏、卢奂、杨绾五名宰相领命。

    百官只能应和。

    考成的概念已经出现八年,当时文武百官是极为抗拒的。

    李瑄也因此直接罢相。

    随着时间流逝,李瑄一步步登上巅峰。

    又任命诸多能吏充斥朝堂,他们对考成有自信。

    其余官吏,也不得不去接受这种事实。

    以前李瑄的策令,总会有老臣和他辩经,现在大臣们只是提出疑惑,分析利弊,然后执行。

    摊丁入亩和考成法敲定后,朝会暂时落幕。

    李瑄又召宰相到政事堂,研究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天将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落叶凋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叶凋谢并收藏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