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载坖准备取缔结社的消息传出去后,士子们一片哗然。
他们群情激愤,在到处串连,对于讲官们和南京礼部的官员,也表现的非常冷淡。
士子们一反常态的没有立马闹事,倒是出乎朱载坖的意料,朱载坖本以为士子们会立马跳出来找朱载坖的麻烦,这次他们居然没有上来就找朱载坖的麻烦,这倒是出乎让人看不明白。
朱载坖问几位讲官这是什么意思。
李春芳笑着说道:“殿下,他们在等。”
朱载坖有些一头雾水,等什么?有什么好等的。
李春芳等人为朱载坖解释此事,士子们这次没有第一时间就起来闹事,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就是士子们现在还不清楚朱载坖的这个决定是说说而已,还是真的要付诸于行动。
同时士子们还在看朱载坖能在东南待多久,就算是朱载坖真的要将此事付诸于行动,只要朱载坖回到京师,他们有的是办法让这条禁令变成一纸空文,不要小看这些士子们在这种事情上的能力。
别说是朱载坖、朱厚熜父子,朱重八不也颁布过禁令:天下利病,诸人皆许直言,惟生员不许。
但是到了如今,太祖爷的禁令不也成为一纸空文,现在跳的最高的就是这些士子了。其实从国家统治的角度出发,朝廷对于士子会盟总是比较警惕,大都采取禁止措施,但是这些士子们总能找到空子,更关键的是,朝廷的官员们,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纵容,才使得他们视太祖禁令于无物。
朱载坖不为所动的说道:“他们要等,孤就陪他们等就行了。”
朱载坖一面等京师的回复,一面开始处理佛门的事情。
经过严世蕃和道门的一番讨价还价,道门答应站出来帮朱载坖打倒佛门,不过他们也要扩展自己的势力。这个朱载坖自无不可,既然要让道门站到台前,当然要给人家一些甜头嘛。
朱载坖与严世蕃经过商量之后,决定把查抄的寺院交给道门,当然道门得出钱来买。同时,由朱载坖出面,亲自请张天师为太祖皇帝和太祖高皇后主持祭祀。朱载坖也将以皇子亲王之尊,亲自到朝天宫祈福。
作为回报,张天师会从正一、全真的教派中调遣大量的弟子,到南直隶和浙江来,同时全力支持苏州玄妙观的发展,在东南打击佛门。
当然此事不是一日之功,朱载坖也答应会在朝堂上尽力为道门周旋。朱载坖靠将查抄的寺院卖给道门,挣了四万多两银子,和严世蕃二一添作五平分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由严世蕃是操作了,朱载坖相信,以小阁老的本事,收拾一帮秃驴那是绰绰有余的。
京师,随着朱载坖的奏疏到了京师,嘉靖又一次感到无奈,他对朱载坖的整活能力终于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小子整活的本事一点不亚于自己年轻的时候。
嘉靖于是召集内阁三位阁老和礼部尚书王用宾、吏部尚书李默,将朱载坖的奏疏给诸位臣子们看,询问他们的意见。
严嵩看后,心里简直是如同翻江倒海一般,裕王殿下果然神勇,老夫对于士子结社,久矣痛恨,但是都不敢轻易提这件事情,原因无他,东南士绅的实力强大,严嵩也怕遭到反噬。
徐阶看后也是大吃一惊,裕王这是要挖徐党的根啊,徐阶之所以能够被朝野所重,靠的就是东南的士绅团体不断地为徐阶造势,立人设,把徐阁老当成能够取代严嵩的人,一旦真的将文人的会社加以取缔,虽然一时半会影响不了徐阶的地位和他在朝廷的声望,但是会影响徐党在东南的根基。
这是徐阶绝对不能允许的,在严嵩不发表意见后,嘉靖问道:“徐阁老出身东南,想必是了解这其中情况的吧?不妨说说。”
徐阶说道:“殿下的奏疏,确实有可取之处,部分士子,借由结社,议论朝堂,有违太祖之祖制,应当加以取缔。但是也并非所有的会社都是为了臧否朝政,不少士子结社,主要是为了互相砥砺,以求在科举上有所进益。”
徐阶认为,大部分士子的结社,都是为了科举,徐阶解释道:朝廷考试,以科目取人,而制义始重,士既重于其事,咸思厚自濯磨,以求副功令。因共尊师取友,互相砥砺,多者十人,少者数人,谓之文社。
徐阶认为对于文人的结社,应该有区别的对待,不能不加分辨的疑虑取缔。大部分的士子结社,初衷是研习时文以求功名,也正是为了求取功名才不断有人加入到文社中来,从而使文社的规模渐趋壮大。对于这些会社,朝廷似乎没有必要加以取缔。
对于徐阶的这个看法,严嵩不由的在心中暗骂老狐狸,徐阶的这个说辞,看似公允,实则是将朱载坖的提议完全否定。
对这些文人会社,不能不加分辨的取缔,那么谁来分辨?肯定是地方官员了,且不说地方官员有没有那个精力去一一分辨每个会社是否应当取缔。地方官员怎么去获知他应当取缔,总不可能朝廷的州县正印、巡按御史天天就微服私访,和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去听士子们结社说了什么吧。
况且即便是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们群情激愤,在到处串连,对于讲官们和南京礼部的官员,也表现的非常冷淡。
士子们一反常态的没有立马闹事,倒是出乎朱载坖的意料,朱载坖本以为士子们会立马跳出来找朱载坖的麻烦,这次他们居然没有上来就找朱载坖的麻烦,这倒是出乎让人看不明白。
朱载坖问几位讲官这是什么意思。
李春芳笑着说道:“殿下,他们在等。”
朱载坖有些一头雾水,等什么?有什么好等的。
李春芳等人为朱载坖解释此事,士子们这次没有第一时间就起来闹事,主要是因为两点,第一就是士子们现在还不清楚朱载坖的这个决定是说说而已,还是真的要付诸于行动。
同时士子们还在看朱载坖能在东南待多久,就算是朱载坖真的要将此事付诸于行动,只要朱载坖回到京师,他们有的是办法让这条禁令变成一纸空文,不要小看这些士子们在这种事情上的能力。
别说是朱载坖、朱厚熜父子,朱重八不也颁布过禁令:天下利病,诸人皆许直言,惟生员不许。
但是到了如今,太祖爷的禁令不也成为一纸空文,现在跳的最高的就是这些士子了。其实从国家统治的角度出发,朝廷对于士子会盟总是比较警惕,大都采取禁止措施,但是这些士子们总能找到空子,更关键的是,朝廷的官员们,对此事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默许纵容,才使得他们视太祖禁令于无物。
朱载坖不为所动的说道:“他们要等,孤就陪他们等就行了。”
朱载坖一面等京师的回复,一面开始处理佛门的事情。
经过严世蕃和道门的一番讨价还价,道门答应站出来帮朱载坖打倒佛门,不过他们也要扩展自己的势力。这个朱载坖自无不可,既然要让道门站到台前,当然要给人家一些甜头嘛。
朱载坖与严世蕃经过商量之后,决定把查抄的寺院交给道门,当然道门得出钱来买。同时,由朱载坖出面,亲自请张天师为太祖皇帝和太祖高皇后主持祭祀。朱载坖也将以皇子亲王之尊,亲自到朝天宫祈福。
作为回报,张天师会从正一、全真的教派中调遣大量的弟子,到南直隶和浙江来,同时全力支持苏州玄妙观的发展,在东南打击佛门。
当然此事不是一日之功,朱载坖也答应会在朝堂上尽力为道门周旋。朱载坖靠将查抄的寺院卖给道门,挣了四万多两银子,和严世蕃二一添作五平分了,接下来的事情就由严世蕃是操作了,朱载坖相信,以小阁老的本事,收拾一帮秃驴那是绰绰有余的。
京师,随着朱载坖的奏疏到了京师,嘉靖又一次感到无奈,他对朱载坖的整活能力终于有了全新的认识,这小子整活的本事一点不亚于自己年轻的时候。
嘉靖于是召集内阁三位阁老和礼部尚书王用宾、吏部尚书李默,将朱载坖的奏疏给诸位臣子们看,询问他们的意见。
严嵩看后,心里简直是如同翻江倒海一般,裕王殿下果然神勇,老夫对于士子结社,久矣痛恨,但是都不敢轻易提这件事情,原因无他,东南士绅的实力强大,严嵩也怕遭到反噬。
徐阶看后也是大吃一惊,裕王这是要挖徐党的根啊,徐阶之所以能够被朝野所重,靠的就是东南的士绅团体不断地为徐阶造势,立人设,把徐阁老当成能够取代严嵩的人,一旦真的将文人的会社加以取缔,虽然一时半会影响不了徐阶的地位和他在朝廷的声望,但是会影响徐党在东南的根基。
这是徐阶绝对不能允许的,在严嵩不发表意见后,嘉靖问道:“徐阁老出身东南,想必是了解这其中情况的吧?不妨说说。”
徐阶说道:“殿下的奏疏,确实有可取之处,部分士子,借由结社,议论朝堂,有违太祖之祖制,应当加以取缔。但是也并非所有的会社都是为了臧否朝政,不少士子结社,主要是为了互相砥砺,以求在科举上有所进益。”
徐阶认为,大部分士子的结社,都是为了科举,徐阶解释道:朝廷考试,以科目取人,而制义始重,士既重于其事,咸思厚自濯磨,以求副功令。因共尊师取友,互相砥砺,多者十人,少者数人,谓之文社。
徐阶认为对于文人的结社,应该有区别的对待,不能不加分辨的疑虑取缔。大部分的士子结社,初衷是研习时文以求功名,也正是为了求取功名才不断有人加入到文社中来,从而使文社的规模渐趋壮大。对于这些会社,朝廷似乎没有必要加以取缔。
对于徐阶的这个看法,严嵩不由的在心中暗骂老狐狸,徐阶的这个说辞,看似公允,实则是将朱载坖的提议完全否定。
对这些文人会社,不能不加分辨的取缔,那么谁来分辨?肯定是地方官员了,且不说地方官员有没有那个精力去一一分辨每个会社是否应当取缔。地方官员怎么去获知他应当取缔,总不可能朝廷的州县正印、巡按御史天天就微服私访,和阴沟里的老鼠一样去听士子们结社说了什么吧。
况且即便是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