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价实的正三品官员,正好抵消李隆作为正四品谏议大夫对王曙等青年才俊的威慑。

    李隆见状,轻轻挥手,不疾不徐地回应:“梁学士只知其一,未知其二。严家确是地方豪族没错,但其祖先曾为国立下汗马功劳,故族中出了三位国公。这样的望族,即使犯下滔天大错,只要未谋反,陛下也应给予些许庇护,而非将其交付地方官员随意处置。否则,岂不是让功臣之后人人自危?!”

    此言比先前出面的几位言官高明太多。

    不提及严氏家族的罪行是否确凿,也不提丁谓和齐凌是否有权执法。他直接触及朝廷该如何对待功臣后代这一重要议题...

    当下,坐于王座之后的赵恒,面色骤然一变。而在下方奏对的文臣武将中,几位银髯飘飘的老者,皆皱紧了眉头。

    回溯当年,这些文臣武将风华正茂时,曾不顾生死追随先王夺得了柴家孤儿寡母的领地,又曾奋勇伴随太宗王开辟疆土,所求不正是为了妻儿的荣华,家族的福祉吗?

    家族繁盛,哪个大家族能保证不生出一两个仗势欺人的子弟?

    若这样的子弟犯错,竟被公正严惩,王上也不施恩赦免,那么他们当初的鲜血和汗水,岂非付诸东流?

    早知如此,他们何必当初去做那些所谓的恶人呢?

    “李大夫的言辞真是锐利无比!”梁颢曾多年追随张齐贤,怎能不了解李隆的狠辣手段。他迅速抬手,直指对方鼻尖质问道,“原来阁下这位清流领袖,竟是这般清明?只见严家一门显赫,却无视京东东路的无数百姓因他们家而家破人亡?只想着让王上对功臣之后格外宽恕,却不思此举会让多少百姓对王室失望透顶!”

    话虽正义凛然,但在庄严的朝堂上,却难获广泛认同。

    非盛大朝会,能在王座前参与辩论的,最低也是六品官员。就算他们曾经出身卑微,如今也更亲近那些功勋世家,而非一味怀念平民身份。

    “李某确是清流,却明白行事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李隆仿佛已稳操胜券,微笑回应,不慌不忙地继续道,“梁学士铁骨铮铮,有一颗为民众昭雪的心,李某深感敬佩。但梁学士勿忘,自汉以来,历朝历代,皆为天子与士人共治天下。维护地方和平,一半倚仗贤良乡绅!如梁学士所言,要将庶民与士人同等看待,除非重拾秦朝制度。然而大秦二世即亡国,千年之后,世人提起,仍不忘其‘暴’字!”

    “你,你……”梁颢以往作为张齐贤的判官,鲜有机会与人正面交锋。如今面对李隆引经据典的狡辩,他一时反应不及。

    在场的谏官见状,士气陡增,纷纷出列,高声附和李隆的观点。

    自汉代以来,王权仅至县城。县城以下的事务,大多倚仗贤良乡绅,即豪门望族来治理。

    就此而言,豪门望族才是朝廷的根基,百姓只是承担赋税、劳役与兵役的劳碌之辈。

    梁颢欲提升百姓地位,使之与乡绅平起平坐,实则图谋恢复秦朝旧制,用心险恶!

    “嗯——”坐在王座后的赵恒大感不快,忍不住低声冷哼。

    他性格稍显软弱,但绝不至于昏庸。因此,无需深思,他也明白以李隆为首的谏官正在极力为严家辩护...

    以巨龙骑士梁颢、魔法议会领袖王曙为核心的务实派,虽忠心耿耿,但智慧与权谋皆不及神秘的李隆。这样的争执持续,真相与谎言的界限已然模糊,似乎注定走向混沌。

    毕竟,他是至高无上的星辰王赵恒,尽管他鲜少在众臣面前显露出愤怒,但当怒火初现端倪,谏官们的傲慢瞬间黯淡无光。

    谏议大夫李隆,也不敢再轻率地对梁颢进行魔咒般的指责。他犹豫片刻,向赵恒大礼参拜,“陛下恕罪,臣并无将暴虐的秦朝与我大宋相提并论之意。臣只是祈求,陛下能派遣一位德高望重的贤者,前往冰霜之州,以缓解紧张态势。同时也探究是否能让误入歧途的杨行彦找回正道。如此一来,朝廷无需刀剑相见,即可令东京东路恢复安宁。二则,也可彻底调查严、杨两家是否遭

章节目录

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老姜头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老姜头并收藏宋代魂变:齐凌之抉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