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番外:女帝要拐我闺女7(1/2)
永徽三年,大夏舰队再度起航,八岁太子随行。
同行还有右武侯大将军,楚国公尉迟敬德,以及他自京师带来的一众纨绔子弟。
大臣们只有一个心思,太上皇连魔门犯罪分子一样用得转,好不好的,这些犯罪分子居然可以海外建国!
这……要祖坟不小心冒了丝青烟,有太上皇在旁帮衬,指不定就青云直上了。是吧?
总比留在家里,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来得强。
你说死人?征战哪有不死人的。
大夏朝臣工,武德就是这么充沛。
.
尉迟敬德此人,在大夏朝身份极其特殊。
他看起来似乎既缺智慧,又没甚心机。武力值是高,可第一且轮不到他,总之只是名猛将。
要知道整个大夏朝,将星闪耀,不止年轻的皇帝军事才能卓越,更有如李靖这样的奇葩。
卫国公打战,朝中诸公尚且看不明白。
你去复盘卫国公攻打突厥的思路,无论怎么执行,总觉得不是输,就该己方被团灭。
实际呢?
在李大总管的统帅下,灭国的是突厥。
此战尉迟敬德不过是五路大军之一,自畅武道出发,负责截断突利可汗援军。突利可汗援军时间和行军路线,来自李靖预判。
突厥灭国,真正表现出色,且成功闯进朝廷大佬眼中的人是苏定方。
一名才二十出头的年轻将领,来自刘黑闼麾下。
尉迟敬德的领兵水平,在大夏挤进前十尚且勉强。这人还时常手和嘴比脑子快,动不动就得罪人。
.
举个例子,东突厥灭,皇帝设宴款待功臣。
这样的场合,座次肯定有排序。李孝恭因是皇帝堂兄,更因一路跟随李靖从南方长江到北方草原,屡立战功。
排位自然在尉迟敬德之前。
尉迟敬德乍见,立即不干。激情开麦辱骂李孝恭,“你有什么功劳,配坐我上席?”
是个人也知道李孝恭功劳。
皇帝另一位堂弟李道宗,座次正好在尉迟敬德下一位,闻言上前帮堂兄解释。
尉迟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打上李道宗的眼睛,差点儿打瞎皇帝堂弟。
你得知道,李道宗坐到尉迟敬德下手,并不凭借皇帝堂弟这层身份。东突厥溃败,颉利可汗在逃亡途中,被李道宗亲自俘获。
这等有功宗亲被打,换个朝代换个皇帝,尉迟敬德不说被削成白板,怎么也得严厉处置一番。
在大夏朝呢?
皇帝确实叫停了饮宴,也把尉迟敬德单独叫了出去,据说是狠狠教育了一通。
然后呢?
没了呀。
就口头教育?
不然呢?
尉迟敬德很深刻给皇帝认错了啊。
此事过后楚国公再上朝,态度确实相当端正。
你还想咋的?
让大夏皇帝处置功臣吗?
李世民可干不出这事。
.
经此一事,整个李姓宗族看得分明,皇帝姓李有什么用?唐国公再病倒有什么用?
皇帝只认女帝这位太上皇啊。
李渊再叫李家各宗亲,大家开始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拖延着不敢再跑唐国公府。
没见宴会前,立功回来的李道宗才跑一趟唐国公府,代价是差点瞎了一只眼么?
李孝恭也不是个好东西,居然配合外臣们打压李姓宗亲。李家正因有李孝恭这样的叛徒,才没法把祖宗牌位搬进大夏宗庙。
人性的本质是欺弱怕硬,他们不仅不敢怪罪皇帝,连李孝恭也只敢暗地里的嘀咕。
曾不小心气病李渊的李孝恭,背负了诸多本不该属于他的黑锅。
.
楚国公,就这么个人吧。
不止拼死救过现任皇帝,更要命是太上皇不知为何格外待见他。
大臣们去明州接驾,只有尉迟敬德敢对各色珍宝主动开口讨要,就连异兽,他要太上皇便真给。
当初太上皇退位离京,铸宝剑赠李靖和高弘德;陪太上皇征战各方的骏马“白帝”,留在了楚国公府邸。
大臣们姑且能自我说服,没办法,起于微末时的感情,自是不同。
永徽年间每次宴请,尉迟敬德喜欢骑着“白帝”溜达而至,大家俱忍了。
太上皇看重卫国公李靖,大臣很能理解,战功第一嘛,别的比不了。太上皇包容高弘德,大臣捏着鼻子认了,认识得久,了不起呗。
尉迟敬德有啥?
追随太上皇打过几场胜仗,每次仰仗太上皇武力碾压,他还有脸嘚瑟。
满朝文武最初只是羡慕尉迟敬德的运气,得两代帝王青睐。
等尉迟敬德死活非要出海,大臣们才惊觉不对劲。
不对,不对不对,太子现正在太上皇处。
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同行还有右武侯大将军,楚国公尉迟敬德,以及他自京师带来的一众纨绔子弟。
大臣们只有一个心思,太上皇连魔门犯罪分子一样用得转,好不好的,这些犯罪分子居然可以海外建国!
这……要祖坟不小心冒了丝青烟,有太上皇在旁帮衬,指不定就青云直上了。是吧?
总比留在家里,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来得强。
你说死人?征战哪有不死人的。
大夏朝臣工,武德就是这么充沛。
.
尉迟敬德此人,在大夏朝身份极其特殊。
他看起来似乎既缺智慧,又没甚心机。武力值是高,可第一且轮不到他,总之只是名猛将。
要知道整个大夏朝,将星闪耀,不止年轻的皇帝军事才能卓越,更有如李靖这样的奇葩。
卫国公打战,朝中诸公尚且看不明白。
你去复盘卫国公攻打突厥的思路,无论怎么执行,总觉得不是输,就该己方被团灭。
实际呢?
在李大总管的统帅下,灭国的是突厥。
此战尉迟敬德不过是五路大军之一,自畅武道出发,负责截断突利可汗援军。突利可汗援军时间和行军路线,来自李靖预判。
突厥灭国,真正表现出色,且成功闯进朝廷大佬眼中的人是苏定方。
一名才二十出头的年轻将领,来自刘黑闼麾下。
尉迟敬德的领兵水平,在大夏挤进前十尚且勉强。这人还时常手和嘴比脑子快,动不动就得罪人。
.
举个例子,东突厥灭,皇帝设宴款待功臣。
这样的场合,座次肯定有排序。李孝恭因是皇帝堂兄,更因一路跟随李靖从南方长江到北方草原,屡立战功。
排位自然在尉迟敬德之前。
尉迟敬德乍见,立即不干。激情开麦辱骂李孝恭,“你有什么功劳,配坐我上席?”
是个人也知道李孝恭功劳。
皇帝另一位堂弟李道宗,座次正好在尉迟敬德下一位,闻言上前帮堂兄解释。
尉迟敬德勃然大怒,一拳打上李道宗的眼睛,差点儿打瞎皇帝堂弟。
你得知道,李道宗坐到尉迟敬德下手,并不凭借皇帝堂弟这层身份。东突厥溃败,颉利可汗在逃亡途中,被李道宗亲自俘获。
这等有功宗亲被打,换个朝代换个皇帝,尉迟敬德不说被削成白板,怎么也得严厉处置一番。
在大夏朝呢?
皇帝确实叫停了饮宴,也把尉迟敬德单独叫了出去,据说是狠狠教育了一通。
然后呢?
没了呀。
就口头教育?
不然呢?
尉迟敬德很深刻给皇帝认错了啊。
此事过后楚国公再上朝,态度确实相当端正。
你还想咋的?
让大夏皇帝处置功臣吗?
李世民可干不出这事。
.
经此一事,整个李姓宗族看得分明,皇帝姓李有什么用?唐国公再病倒有什么用?
皇帝只认女帝这位太上皇啊。
李渊再叫李家各宗亲,大家开始找这样那样的借口,拖延着不敢再跑唐国公府。
没见宴会前,立功回来的李道宗才跑一趟唐国公府,代价是差点瞎了一只眼么?
李孝恭也不是个好东西,居然配合外臣们打压李姓宗亲。李家正因有李孝恭这样的叛徒,才没法把祖宗牌位搬进大夏宗庙。
人性的本质是欺弱怕硬,他们不仅不敢怪罪皇帝,连李孝恭也只敢暗地里的嘀咕。
曾不小心气病李渊的李孝恭,背负了诸多本不该属于他的黑锅。
.
楚国公,就这么个人吧。
不止拼死救过现任皇帝,更要命是太上皇不知为何格外待见他。
大臣们去明州接驾,只有尉迟敬德敢对各色珍宝主动开口讨要,就连异兽,他要太上皇便真给。
当初太上皇退位离京,铸宝剑赠李靖和高弘德;陪太上皇征战各方的骏马“白帝”,留在了楚国公府邸。
大臣们姑且能自我说服,没办法,起于微末时的感情,自是不同。
永徽年间每次宴请,尉迟敬德喜欢骑着“白帝”溜达而至,大家俱忍了。
太上皇看重卫国公李靖,大臣很能理解,战功第一嘛,别的比不了。太上皇包容高弘德,大臣捏着鼻子认了,认识得久,了不起呗。
尉迟敬德有啥?
追随太上皇打过几场胜仗,每次仰仗太上皇武力碾压,他还有脸嘚瑟。
满朝文武最初只是羡慕尉迟敬德的运气,得两代帝王青睐。
等尉迟敬德死活非要出海,大臣们才惊觉不对劲。
不对,不对不对,太子现正在太上皇处。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