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着王姮的聪明,以及对楼彧的了解,她应该能够猜到楼彧为何生气。
可惜,她还没有开窍,完全没有往情爱方面去想。
自然也就不知道,某个小变态已经妒火中烧。
王姮只能按照她的思维,尽量去揣测楼彧的想法——
难道,阿兄是在怪我夹带私货?
明明是要为他出气,帮他打脸周贺,却还是掺杂了些许私心。
但,阿兄不是这般小气的人啊。
不说这种捎带的私心,就算王姮赤果果的利用,楼彧也甘之若饴。
王姮丝毫没有想到,楼彧的怒火,只是因为她好奇的多看了慧源两眼。
与平安告别后,王姮便重新坐上了马车。
楼彧骑马跟在马车一侧。
“阿兄,你应该不会生气的,对不对?”
王姮偷眼看着楼彧冷肃的模样,双手扒在车窗上,小下巴枕着手背,端的是软糯可爱。
楼彧没有转头,只是用眼角瞥了她一眼,“哦,阿姮且说说,我为何生气?”
小丫头终于开窍了,知道他在忌妒?
“那个,我刚才让十三娘、十六娘出手,主要是想彻底让周贺之流明白,阿兄是他们不可高攀、更不可亵渎的存在。”
“我不是故意要显摆什么,跟在我身边的小伙伴,能够成为有所特长的才女,是我提供了机会,可也有她们的努力——”
呃,好吧,王姮承认,她故意让郑十三、郑十六在人前展露才华,确实有“打广告”的嫌疑。
郑氏姐妹,本是郑家最不显眼的庶女。
除了一张天生的好皮囊,似乎并无才能。
但,因着跟在她身边,相伴几年,便成长为可以与新晋书法大家相媲美的书道才女。
这里面固然有两姊妹的努力,却绝对少不了王姮的培养。
就像方才平安公主所内涵的那般,想要成就一代书法大家,除了个人天赋,生长、学习环境等,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书籍都是传家宝,密不外传。
好的字帖,成功先辈的学习手札等,亦是有钱都买不到。
世家之所以有着超然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这些资源。
不说寻常百姓了,就是寒门、新贵,他们都渴求而不可得,只能望洋兴叹。
王棉、郑十三、郑十六等女子,却因为跟在王姮身边,做奴婢也好,做伴读也罢,终归是常年相伴,这才享受到了世家的资源。
还有沈度先生,最初他唯一的女弟子,只有王姮。
但,王棉等人,作为小伙伴,哪怕是为了伺候王姮,却也能近距离的听到沈先生授课。
海内名士的课堂,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
就算是旁听,那也是莫大的荣耀、罕见的机遇。
而这些,都因为王姮,王棉等不属于这个阶层的人,都享受到了。
随后,王棉、郑十三嫁入高门。
外人还只能感叹一句,她们运气好,遇到了贵人。
如今,又有了郑十三、郑十六高调展露才艺,世人便知道:
琅琊公主所提供的,不只是抬高身份,还有更为根本的教育资源。
王姮可以想象,经此一事,琅琊公主伴读的含金量将会提高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给琅琊公主做伴读,不只是有机会攀高枝,还能学得一身的本领。
嫁个好夫婿,固然能够改变命运。
可自己掌握才能,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任何人都夺不走、常伴一生的财富!
当然,王姮身边,不能养着一大群的伴读。
但,别忘了,王姮还有个骊山书院呢。
她会在骊山书院复刻东山书院的模式,即开办女子学堂——德音堂。
届时,那些因着王棉、郑十三等成功案例想要攀附王姮的女子,就可以入学德音堂。
近水楼台先得月。
即便不能成为伴读,可若是能够成为琅琊公主的学生,甚至是弟子,亦是极好的机缘。
之前王姮给王棉、郑十三的添妆,已经让京中上下知道,琅琊公主是个极其大方的人。
对自己的心腹,她从不吝啬赏赐。
或许后续的伴读、学生等,要略逊于王棉、郑十三,这是可以理解的,王、郑等,除了是伴读,还有着一起长大的情谊。
其他人,晚了几年,少了这份情谊,自然也就少了些许优待。
但,即便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都够许多或是落魄、或是不受宠的女郎君受用终身!
王姮今日出手,打脸周贺,既是为了楼彧,也是为了自己。
这对于楼彧来说,王姮的心思多少有些不够纯粹。
所以,王姮略心虚。
楼彧听完王姮的话,哭笑不得。
阿姮在想什么?
他岂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可惜,她还没有开窍,完全没有往情爱方面去想。
自然也就不知道,某个小变态已经妒火中烧。
王姮只能按照她的思维,尽量去揣测楼彧的想法——
难道,阿兄是在怪我夹带私货?
明明是要为他出气,帮他打脸周贺,却还是掺杂了些许私心。
但,阿兄不是这般小气的人啊。
不说这种捎带的私心,就算王姮赤果果的利用,楼彧也甘之若饴。
王姮丝毫没有想到,楼彧的怒火,只是因为她好奇的多看了慧源两眼。
与平安告别后,王姮便重新坐上了马车。
楼彧骑马跟在马车一侧。
“阿兄,你应该不会生气的,对不对?”
王姮偷眼看着楼彧冷肃的模样,双手扒在车窗上,小下巴枕着手背,端的是软糯可爱。
楼彧没有转头,只是用眼角瞥了她一眼,“哦,阿姮且说说,我为何生气?”
小丫头终于开窍了,知道他在忌妒?
“那个,我刚才让十三娘、十六娘出手,主要是想彻底让周贺之流明白,阿兄是他们不可高攀、更不可亵渎的存在。”
“我不是故意要显摆什么,跟在我身边的小伙伴,能够成为有所特长的才女,是我提供了机会,可也有她们的努力——”
呃,好吧,王姮承认,她故意让郑十三、郑十六在人前展露才华,确实有“打广告”的嫌疑。
郑氏姐妹,本是郑家最不显眼的庶女。
除了一张天生的好皮囊,似乎并无才能。
但,因着跟在她身边,相伴几年,便成长为可以与新晋书法大家相媲美的书道才女。
这里面固然有两姊妹的努力,却绝对少不了王姮的培养。
就像方才平安公主所内涵的那般,想要成就一代书法大家,除了个人天赋,生长、学习环境等,亦是非常重要的。
在古代,书籍都是传家宝,密不外传。
好的字帖,成功先辈的学习手札等,亦是有钱都买不到。
世家之所以有着超然的地位,就是因为他们垄断了这些资源。
不说寻常百姓了,就是寒门、新贵,他们都渴求而不可得,只能望洋兴叹。
王棉、郑十三、郑十六等女子,却因为跟在王姮身边,做奴婢也好,做伴读也罢,终归是常年相伴,这才享受到了世家的资源。
还有沈度先生,最初他唯一的女弟子,只有王姮。
但,王棉等人,作为小伙伴,哪怕是为了伺候王姮,却也能近距离的听到沈先生授课。
海内名士的课堂,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进入的。
就算是旁听,那也是莫大的荣耀、罕见的机遇。
而这些,都因为王姮,王棉等不属于这个阶层的人,都享受到了。
随后,王棉、郑十三嫁入高门。
外人还只能感叹一句,她们运气好,遇到了贵人。
如今,又有了郑十三、郑十六高调展露才艺,世人便知道:
琅琊公主所提供的,不只是抬高身份,还有更为根本的教育资源。
王姮可以想象,经此一事,琅琊公主伴读的含金量将会提高到一个难以想象的高度。
给琅琊公主做伴读,不只是有机会攀高枝,还能学得一身的本领。
嫁个好夫婿,固然能够改变命运。
可自己掌握才能,才是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任何人都夺不走、常伴一生的财富!
当然,王姮身边,不能养着一大群的伴读。
但,别忘了,王姮还有个骊山书院呢。
她会在骊山书院复刻东山书院的模式,即开办女子学堂——德音堂。
届时,那些因着王棉、郑十三等成功案例想要攀附王姮的女子,就可以入学德音堂。
近水楼台先得月。
即便不能成为伴读,可若是能够成为琅琊公主的学生,甚至是弟子,亦是极好的机缘。
之前王姮给王棉、郑十三的添妆,已经让京中上下知道,琅琊公主是个极其大方的人。
对自己的心腹,她从不吝啬赏赐。
或许后续的伴读、学生等,要略逊于王棉、郑十三,这是可以理解的,王、郑等,除了是伴读,还有着一起长大的情谊。
其他人,晚了几年,少了这份情谊,自然也就少了些许优待。
但,即便只有十分之一,甚至是百分之一,都够许多或是落魄、或是不受宠的女郎君受用终身!
王姮今日出手,打脸周贺,既是为了楼彧,也是为了自己。
这对于楼彧来说,王姮的心思多少有些不够纯粹。
所以,王姮略心虚。
楼彧听完王姮的话,哭笑不得。
阿姮在想什么?
他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