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人物唱歌。

    这样就有了个好处,所有房间的门口都是对着舞台的,视野开阔没有挡头,食客在房间里吃喝和听看唱歌,和相邻的房间互不干扰。

    楼上也一样的布局,一圈的桌椅对着楼下的舞台。

    饭店对街的窗户,换成了整张的大玻璃砖,都是大德国万家镇基地出产的合格品,显得窗明几净上档次。

    饭馆晚上的照明,因为水力发电还在建设之中,现在还没有电力可用。

    这也难不倒她们,他们的饭馆独树一帜,反正两人有钱,和皇宫一样,也用上了自备的柴油发电机。

    皇家皇宫里面用的发电机是三十八马力的,他们的发电机是六马力柴油机带动的,虽然功率不大,但一个饭馆的照明和许多电风扇转动就足够用了。

    电灯,也不全是白炽灯,现在,大德国基地有了各色的彩灯泡,把舞台装点的明亮绚丽了。

    白巾国人,那些有钱有势的,晚上也有了电灯照明。见过电灯的人,就知道了电的的明亮,不是油灯和蜡烛可以比拟的。

    这些见识过电灯的,开始嫌弃原始的油灯和蜡烛了。晚上聚会吃饭,就不愿意去没有电灯照明的饭馆。

    在杨国祥丹华的饭馆吃饭,不但有电灯照明,还能欣赏美妙的歌曲,还有电风扇吹凉风。

    听看唱歌有钱打赏,不打赏的食客也没有人强求,反正你花钱叫了饭菜,也是来给饭馆捧场了,不打赏也没有人歧视你。

    今天是月圆之夜,在饭馆里面就餐的,有一桌临窗的是京郡的文人。

    他们要了酒菜,看着窗外天空的明月,边吃喝着边听歌曲,吹着电风扇的凉风,感慨白巾国这两年来的的巨大变化。

    这一桌都是白巾国京城里出类拔萃的文人,尤其擅长诗词歌赋,白天在一起斗诗,也喝了酒。晚上了,一个个意犹未尽,接着来饭馆听歌喝酒了。

    舞台上,有个报幕的姑娘,在别的歌手一曲唱完了以后,她上来报幕。

    “大家请静一静,下面是丹华姑娘的新歌《明月几时有》今天是她第一次对贵客们献唱。”

    “这首歌是曾经来自大德国的白巾国国师,阿福大人教授给她唱的。阿福大人现在回了大德国,现在是大德国的大学士,是新学府的校长……”

    如此报幕,是丹华和杨国祥教给她的,阿福当上了大德国大学士和新学府校长,两人也感到与有荣焉。

    歌曲是阿福大人教授的,也是一个好噱头。

    大德国的文化体系,和白巾国的一脉相承,有古代的大儒曾经生活在大德国地界上,为了逃避古代皇家的焚书坑儒,一下子结伴逃来了白巾国十几个知名的文人。

    大儒和几个古代文人,后来仙逝在了仙山郡,就葬在了仙山山上,子孙后代的文化传承,都是来自他们的衣钵。按说,白巾国的文化传承,比起大德国来更加正统。

    现在大德国也不举办科举了,扔掉了祖宗传下来的经史子集,这让白巾国文人更加看不起。

    据说,大德国现在注重新学府的教学,阿福回去就是大学士了,还主管上了学府,学习什么数理化,还学习什么鹰的语言,鹰语那不就是鸟语吗,鸟语能治国吗?

    那一桌的文人看报幕员把阿福吹上了天,都在撇嘴嗤笑。

    他们笑话什么大德国来白巾国的国师,从诗词歌赋方面,并没有听说什么阿福多出色,几人自恃是白巾国文坛正统,对来自大德国的阿福,在文学方面根本就看不上。

    今天又听报幕的说什么国师做的词曲,那个国师阿福他们也知道,作诗配乐是有一定的才能的,可说到诗词歌赋就没有新鲜的了,根本就没有见他做出过有名气的诗词,更不要说脍炙人口的了。

    就阿福他编的歌词,他们都听过,那些歌词无一不是白话,一点都不文绉绉。

    和他们几个的文才相比,那是差得远了。

章节目录

我是最大总裁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丹阳富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丹阳富并收藏我是最大总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