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扬不为所动,坚辞道:
“王爷、叔父厚爱,扬铭感五内。只是扬之前答应了刘先生,不能荒废学业,同时撰写《尚书禹贡篇疏证》。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又谓‘君子思不出其位’,扬如今为郡学学子,本业当在问学,岂有荒废学问,急求功名之理?”
他略一停顿,目光恳切地望向王揖:
“况且叔父此行,乃奉王命出使,扬若随行,恐有挟私干谒之嫌。扬不敢辱叔父之名,又乱朝廷之矩。”
王扬又看向巴东王:
“况且——”
巴东王可不想听王扬继续说下去了。这小子一张嘴,能活死人,肉白骨,再让他继续,指不定说出什么事儿来。当即高声打断道:
“之颜,你不要推辞了!本王和你说实话,令叔使蛮,依例荆州府要派人随行参赞的。这个人选本王已经斟酌很久了。此次南蛮入侵,柳憕被劫,本王有失察之过,不管王散骑怎么上报,朝廷必降责于本王。所以你就当为本王分忧,应荆州府参赞之选,随行出使,为本王立上一功。再说柳憕是和你一起时被劫的,你也有责任将其接回。”
巴东王不容王扬再拒绝,直接严声道:
“王扬听令!本王现命你白衣领职,参赞出使!即日准备行装,六日后随台使赴蛮!”
王扬端坐不动。
巴东王脸色一沉:“王扬,莫非你要抗命?”
王扬起身,向巴东王一揖:
“王扬怎会抗王爷的命?且不说我为南郡郡学学子,正属王爷治下,单说王爷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也断不会不识好歹。更何况这次选我出使,乃是由王爷看重,我若一味推避,岂不是辜负了王爷一番苦心......”
巴东王表情舒缓开来:
“本王就知道,你是个明白人。你放心,等你功成回来之日,本王必定重赏!并刻碑纪功,让荆州人都知晓你的功绩!”
王揖羽扇一挥,叫了声好:
“好啊!琅琊王氏子扬,少而岐嶷,明敏有断。文华炳蔚,通经达变。才思耀于庠序,学名动于荆楚!会蛮貊不宾,劫我士人!朝廷命散骑侍郎王揖持节晓谕,而扬以白衣参赞。未及弱冠,衔命远涉。扬敷圣化,示以威德!妙哉妙哉!这个碑文我来写!”
巴东王朗笑:
“散骑果然不凡,眨眼之间连碑文都做好了!王扬,这回你可算出尽风头了!等你起家之日,这南中郎板行参军的位置,舍你其谁啊?”
王揖惊道:“王爷竟对舍侄如此厚爱?!起家就是板行参军?”
“小小板行参军,何足限你王家千里驹?只盼散骑到时不要跟本王抢才好啊!”
“那......可说不准啊!”
“啊哈哈哈哈哈......”
两人相视大笑,各有嗨点。
王扬心中: (→_→)
“王爷厚恩,叔父抬爱,扬虽愚钝,亦知此乃殊遇。既蒙重任,扬自当努力,以报王与叔之照拂青睐。只是扬现在有一个难处,若不得解,纵扬有心出使建功,只怕也难以成行。”
以巴东王和王扬打交道的经验,他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这小子现在提出的所谓“难处”,绝对是没憋什么好屁,正想该如何应对时,王揖已经问道:
“贤侄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出来嘛!就算你族叔我解决不了,王爷还能解决不了?”
巴东王:......
“噢!那我就说了!是这样,我已经答应和人合伙做生意,前期准备,无论心力财力,都耗费颇多,十天后就要正式开始了,如果违约,要赔十万钱。关键人家事先说明,必须由我亲自出面运筹,方能放心。可我若出使,离开江陵,这就算违约了!为报王爷和叔父的抬爱,前期那些准备打了水漂,我甘愿认下!只是要赔偿的十万钱,我一时间还......”
王扬语气为难,看向王揖。
王揖道:
“随行出使本非贤侄分内事,没有再让你损失的道理。这十万钱理应族叔替你出!只是族叔这次出使,带的都是公帑,没有私产......这样,族叔这就回去写公函报给尚书台,台里若核准,那就好办了。若是不准......”
王揖一脸凛然道:“那族叔再帮你想办法!”
王扬马上道:“多谢族叔!不过等台里消息会不会耽误出使?”
王揖表情忧虑:“是啊,最好能有人先垫付一下。”
王扬神色纠结:“是啊,只是不知谁肯慷慨解囊。”
两人一起看向巴东王。
巴东王:#¥@*&&*@#%*……&%@
巴东王盯向王扬:
“契约呢?违约要赔十万钱的契约拿出来,本王看看。”
王扬坦然对视:“没下契,口头约定。”
巴东王一笑:“口头约定不作数的。”
王扬正色:“人无信不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王爷、叔父厚爱,扬铭感五内。只是扬之前答应了刘先生,不能荒废学业,同时撰写《尚书禹贡篇疏证》。所谓‘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又谓‘君子思不出其位’,扬如今为郡学学子,本业当在问学,岂有荒废学问,急求功名之理?”
他略一停顿,目光恳切地望向王揖:
“况且叔父此行,乃奉王命出使,扬若随行,恐有挟私干谒之嫌。扬不敢辱叔父之名,又乱朝廷之矩。”
王扬又看向巴东王:
“况且——”
巴东王可不想听王扬继续说下去了。这小子一张嘴,能活死人,肉白骨,再让他继续,指不定说出什么事儿来。当即高声打断道:
“之颜,你不要推辞了!本王和你说实话,令叔使蛮,依例荆州府要派人随行参赞的。这个人选本王已经斟酌很久了。此次南蛮入侵,柳憕被劫,本王有失察之过,不管王散骑怎么上报,朝廷必降责于本王。所以你就当为本王分忧,应荆州府参赞之选,随行出使,为本王立上一功。再说柳憕是和你一起时被劫的,你也有责任将其接回。”
巴东王不容王扬再拒绝,直接严声道:
“王扬听令!本王现命你白衣领职,参赞出使!即日准备行装,六日后随台使赴蛮!”
王扬端坐不动。
巴东王脸色一沉:“王扬,莫非你要抗命?”
王扬起身,向巴东王一揖:
“王扬怎会抗王爷的命?且不说我为南郡郡学学子,正属王爷治下,单说王爷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也断不会不识好歹。更何况这次选我出使,乃是由王爷看重,我若一味推避,岂不是辜负了王爷一番苦心......”
巴东王表情舒缓开来:
“本王就知道,你是个明白人。你放心,等你功成回来之日,本王必定重赏!并刻碑纪功,让荆州人都知晓你的功绩!”
王揖羽扇一挥,叫了声好:
“好啊!琅琊王氏子扬,少而岐嶷,明敏有断。文华炳蔚,通经达变。才思耀于庠序,学名动于荆楚!会蛮貊不宾,劫我士人!朝廷命散骑侍郎王揖持节晓谕,而扬以白衣参赞。未及弱冠,衔命远涉。扬敷圣化,示以威德!妙哉妙哉!这个碑文我来写!”
巴东王朗笑:
“散骑果然不凡,眨眼之间连碑文都做好了!王扬,这回你可算出尽风头了!等你起家之日,这南中郎板行参军的位置,舍你其谁啊?”
王揖惊道:“王爷竟对舍侄如此厚爱?!起家就是板行参军?”
“小小板行参军,何足限你王家千里驹?只盼散骑到时不要跟本王抢才好啊!”
“那......可说不准啊!”
“啊哈哈哈哈哈......”
两人相视大笑,各有嗨点。
王扬心中: (→_→)
“王爷厚恩,叔父抬爱,扬虽愚钝,亦知此乃殊遇。既蒙重任,扬自当努力,以报王与叔之照拂青睐。只是扬现在有一个难处,若不得解,纵扬有心出使建功,只怕也难以成行。”
以巴东王和王扬打交道的经验,他现在几乎可以肯定这小子现在提出的所谓“难处”,绝对是没憋什么好屁,正想该如何应对时,王揖已经问道:
“贤侄有什么难处,尽管说出来嘛!就算你族叔我解决不了,王爷还能解决不了?”
巴东王:......
“噢!那我就说了!是这样,我已经答应和人合伙做生意,前期准备,无论心力财力,都耗费颇多,十天后就要正式开始了,如果违约,要赔十万钱。关键人家事先说明,必须由我亲自出面运筹,方能放心。可我若出使,离开江陵,这就算违约了!为报王爷和叔父的抬爱,前期那些准备打了水漂,我甘愿认下!只是要赔偿的十万钱,我一时间还......”
王扬语气为难,看向王揖。
王揖道:
“随行出使本非贤侄分内事,没有再让你损失的道理。这十万钱理应族叔替你出!只是族叔这次出使,带的都是公帑,没有私产......这样,族叔这就回去写公函报给尚书台,台里若核准,那就好办了。若是不准......”
王揖一脸凛然道:“那族叔再帮你想办法!”
王扬马上道:“多谢族叔!不过等台里消息会不会耽误出使?”
王揖表情忧虑:“是啊,最好能有人先垫付一下。”
王扬神色纠结:“是啊,只是不知谁肯慷慨解囊。”
两人一起看向巴东王。
巴东王:#¥@*&&*@#%*……&%@
巴东王盯向王扬:
“契约呢?违约要赔十万钱的契约拿出来,本王看看。”
王扬坦然对视:“没下契,口头约定。”
巴东王一笑:“口头约定不作数的。”
王扬正色:“人无信不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