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嘿。

    小公主坏笑,一边儿以批折子为名行偷听之实的康熙心头一跳,总有点不好的预感。

    这波好像冲着他来的!

    果不其然!

    [说起来也有意思,难怪后人都说康熙后宫啊,荣妃不荣,惠妃不惠,德妃不德,只有宜妃娘娘着实美丽。好像,也只有宜妃娘娘真心真意?]

    [毕竟清史稿后妃列传宜妃传里主要描写的就是宜妃娘娘傲气,给圣祖举哀时走在了太后乌雅氏前面。见了新皇也傲得很,新皇为此诘责宫监。但也明明白白写了圣主崩时,妃方病啊,应该还挺伤心的。]

    [毕竟清实录里也写了圣祖甚爱之呢!且人家还未曾有子,就被封宜嫔。生了儿子后,就直接封妃了。有野史传闻说德妃拿孩子换位份,可没有人拿这事诟病宜妃。还有……]

    还有什么,康熙已经无心再听下去了。

    他只确定小家伙对德妃成见巨大,倒是对宜妃颇有好感。

    不过想想德妃所作所为,也确实……

    不怪孩子四个字,康熙已经说倦了。

    他现在就闭着眼睛享受乖乖好孙女的拍背服务,嘭嘭嘭,简直要使出吃奶的劲儿来。

    拍得康熙后背生疼,小家伙还唠叨不断:“福福都跟您说过多少次了?喝茶的时候不要分心想事情,不然就容易被呛到!”

    “您看看您,都这么大的人了,怎么就不听劝呢?您啊,也别嫌福福唠叨。现在九叔走了,五叔走了,十五叔也走了。”

    “偌大京城之中,就剩下太子二伯跟十二叔两个成年皇子了。二伯身为储君,忙得很。十二叔管宗人府也没闲着。只能福福跟大哥多多孝敬您,多多照顾您了。”

    [务必保您龙体安康,不然您要是有一个什么三长两短……]

    [好家伙,太子直接顺位登基了,有没有?]

    咳咳咳。

    从没往这个角度想过的康熙:!!!

    虽然足够相信太子,但是……

    小家伙说的没错呀,权力是会改变人心的。

    改土归流事已经忙得七七八八,摊丁入亩也有模有样,继续按部就班就成。

    要不就让十三先顶着,把老四先调回来?

    如此这般的念头在心间闪过,还没成型,就被康熙自己给否了。

    上回老四折子里都说了,少则三两月,多则半年就能大功告成。这胜利前夕把人招回来,不说别人怎么想,小公主就能骂上千百声麻子,并把他推出新世界大门之外。

    不对!

    朕不能被小家伙的心声影响,她是小四爷党。

    多多少少的,都难免对太子带点偏见。他这个当皇阿玛的得信任自家儿子,毕竟历史上经历两立两废,太子都没有谋反。

    如今自己对他那么好,又……

    他肯定更加不会有谋反之心,也没有那个实力。

    只能说亏得小公主没有读心的能力,不然能直接笑话死他:本公主只说怕你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你直接联想到太子谋反。乖乖,这就是帝王家的父子情深吗?

    啧啧,说好的相互信任呀,还真是没有一点儿!

    难怪历史上的帐殿夜警事件,您老人家听闻告发之后竟然毫不查证,直接就信了。二话不说废太子,谁劝砍谁。

    以至于本研究僧当年看到这一段的时候都大为震撼,甚至有点怀疑您是早就想废太子,但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所以大千岁这个大聪明刚一跳出来,您就迫不及待的‘被蛊惑’了。

    也亏得小公主不懂读心,才让康熙免了这惊世一骂。

    不然可能用不上康熙四十七年,他现在就得中风。

    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只能说冥冥之中自有定数。

    特别熟练地劝好自己后,康熙四十六年的南巡,也是康熙人生中最后一次南巡也就提上了日程。

    太后是必然要去的。

    为了不与乖乖好重孙女分别日久,也为了现场吃瓜。

    太子跟十六、十七、十八三个小阿哥随扈,十二阿哥被留下来监国。为防他自己遇事儿没有个商量的人,康熙还多留了几个经年老臣协助,又点了裕亲王保泰跟简亲王雅尔江阿。

    就这,十二阿哥送驾的时候还殷殷嘱咐呢:“皇阿玛,河道安全跟江南百姓重要,京城更加重要,您可千万早点回来呀!”

    那感觉,比十八相送都有过之而无不及。

    看得乌那希忍不住捂嘴笑:[这换了一个心有大志的皇子,有机会以自己为主监国还不美出鼻涕泡来?偏偏十二叔像是接了什么烫手山芋一样,啧啧啧,难道还真胸无大志?]

    十二阿哥:!!!

    以前是以前,现在是现在。

    老岳父马齐被认定未来叛国贼,大好头颅还寄在肩膀上,说不定什么时候就……

    舅舅托合齐已经被壮烈。

    说好的靠山都已经变成千年巨坑,他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我,历史系!小小清穿拿捏拿捏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满京唐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满京唐并收藏我,历史系!小小清穿拿捏拿捏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