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概述
(一)药物滥用、药物依赖与药物依赖综合征
由于药物滥用涉及医学、心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许多学科,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的相关文件也常有提及。与药物滥用有联系的术语一直比较混乱,药物滥用(drug abe)、药瘾(drug addiction)、药物误用(drug ise)、过量用药(drug overe)、吸毒等混用于一堂。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上逐步统一为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根据who专家委员会的定义,药物滥用是指“持续地或偶尔过量用药,这种用药与公认的医疗实践不一致或无关”。药物依赖或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是who于164年提出的新术语。174年who将药物依赖定义为一种强烈地渴求并反复地应用,以取得快感或避免不快感为特点的一种精神和躯体性病理状态。药物依赖除包括长期反复使用的历史和强烈渴求以外,还包括不择手段地求得,以及对此类药物可能增大的耐受量和停用后出现戒断反应等内容。可见,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二者常常密不可分,互为因果。滥用引起或加重依赖状态,依赖状态进一步促进滥用行为。
在我国,“吸毒”是一应用广泛的用语。虽然此术语主要指麻醉药品的滥用,但它明确地寓药物滥用的危害于其中,因而吸毒及相关用语如“毒品”、“戒毒”、“禁毒”、“吸毒者”等仍可作为药物滥用等有关概念的同义语使用。
181年,who的一份报告对药物依赖的实质进行了重新考虑,认为“药物依赖是一组包括认知、行为和生理方面的多元现象,这意味着在对它进行评价时要采用综合性标准”。该报告略述了药物依赖的主要特点,称为依赖综合征1有一种强迫用药的主观意识,这种意识通常是在无药、企图断药或节制用药时发生;2面对继续用药的现实和后果,往往产生断药愿望;3具有相对刻板、一成不变用药的习惯。例如,用药行为狭隘和因循守旧;4有神经适应征象(耐受性和戒断症状);5用药目的是为了缓解或避免戒断症状;6有突出的觅药行为;7经过一段时间的戒断,戒断综合征能够恢复。上述七点只是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清单,不同的药物还有不同的特点,同一药物对不同个体致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
(二)躯体依赖、心理依赖与交叉依赖
药物依赖可进一步分为躯体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心理依赖或精神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psychic dependence)和交叉依赖(cross-dependence)三种。
躯体依赖指反复用药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些生理、生化变化以致需要药物持续地存在于体内,以免发生戒断综合征(withdrawl syndro)。躯体依赖是取代“成瘾”的术语。
心理依赖是指对药物的渴求。心理依赖是构成药物滥用倾向的必备药理特征,所有药物依赖都有心理依赖的特点。患者虽然能认识到用药的危害,但为了获得与保持欣快感和避免不适感,而不择手段地获取药物。与心理依赖有关的是环境依赖或条件依赖,它是一种与学习记忆有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继发后果。例如,一个重度酒精依赖者在戒断数周后,还必须绕道而行以避免路过酒吧;一个以注射方式滥用药物者,在戒断的最初数月内见到针头或注射器,也会诱发戒断症状。有人将后者称为“针头依赖”。
交叉依赖是指一种药可以抑制另一种药戒断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并有替代或维持后者所产生的躯体依赖状态的能力。这种替代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的。如酒精、类和苯二氮类之间有部分交叉依赖。对成瘾者进行维持治疗也是基于这种原理。
(三)药物耐受性、戒断反应与戒断综合征
药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一种状态,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1同一剂量药物反复应用后,机体对该药的反应减弱,药效降低;2为了达到与原来相等的反应药效,必须加大用药剂量。产生耐受性的药物常见于类、酒类、类和苯二氮类,而类几乎不产生耐受性。
戒断反应是指在机体已形成躯体依赖,对药物产生耐受的基础上,突然中断或减小药量或使用拮抗药后,身体出现的一系列从轻度到有严重致命危险的不适反应。戒断反应因药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以症状群的形式出现,故称为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因使用拮抗药引起的戒断反应称诱发性戒断综合征(precipitation withdrawal syndro)。
二、药物依赖的分类
通常,“药物”(drug)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从最广义上讲,药物一词可定义为“任何能够影响机体功能的物质”。药物依赖采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一)药物滥用、药物依赖与药物依赖综合征
由于药物滥用涉及医学、心理学、法学和社会学等许多学科,行政机构和立法机构的相关文件也常有提及。与药物滥用有联系的术语一直比较混乱,药物滥用(drug abe)、药瘾(drug addiction)、药物误用(drug ise)、过量用药(drug overe)、吸毒等混用于一堂。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国际上逐步统一为药物滥用和药物依赖。根据who专家委员会的定义,药物滥用是指“持续地或偶尔过量用药,这种用药与公认的医疗实践不一致或无关”。药物依赖或药物依赖性(drug dependence)是who于164年提出的新术语。174年who将药物依赖定义为一种强烈地渴求并反复地应用,以取得快感或避免不快感为特点的一种精神和躯体性病理状态。药物依赖除包括长期反复使用的历史和强烈渴求以外,还包括不择手段地求得,以及对此类药物可能增大的耐受量和停用后出现戒断反应等内容。可见,药物滥用与药物依赖二者常常密不可分,互为因果。滥用引起或加重依赖状态,依赖状态进一步促进滥用行为。
在我国,“吸毒”是一应用广泛的用语。虽然此术语主要指麻醉药品的滥用,但它明确地寓药物滥用的危害于其中,因而吸毒及相关用语如“毒品”、“戒毒”、“禁毒”、“吸毒者”等仍可作为药物滥用等有关概念的同义语使用。
181年,who的一份报告对药物依赖的实质进行了重新考虑,认为“药物依赖是一组包括认知、行为和生理方面的多元现象,这意味着在对它进行评价时要采用综合性标准”。该报告略述了药物依赖的主要特点,称为依赖综合征1有一种强迫用药的主观意识,这种意识通常是在无药、企图断药或节制用药时发生;2面对继续用药的现实和后果,往往产生断药愿望;3具有相对刻板、一成不变用药的习惯。例如,用药行为狭隘和因循守旧;4有神经适应征象(耐受性和戒断症状);5用药目的是为了缓解或避免戒断症状;6有突出的觅药行为;7经过一段时间的戒断,戒断综合征能够恢复。上述七点只是提供了一个有用的清单,不同的药物还有不同的特点,同一药物对不同个体致依赖程度也不尽相同。
(二)躯体依赖、心理依赖与交叉依赖
药物依赖可进一步分为躯体依赖(physical dependence)、心理依赖或精神依赖(psychological dependence,psychic dependence)和交叉依赖(cross-dependence)三种。
躯体依赖指反复用药使中枢神经系统发生了某些生理、生化变化以致需要药物持续地存在于体内,以免发生戒断综合征(withdrawl syndro)。躯体依赖是取代“成瘾”的术语。
心理依赖是指对药物的渴求。心理依赖是构成药物滥用倾向的必备药理特征,所有药物依赖都有心理依赖的特点。患者虽然能认识到用药的危害,但为了获得与保持欣快感和避免不适感,而不择手段地获取药物。与心理依赖有关的是环境依赖或条件依赖,它是一种与学习记忆有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的继发后果。例如,一个重度酒精依赖者在戒断数周后,还必须绕道而行以避免路过酒吧;一个以注射方式滥用药物者,在戒断的最初数月内见到针头或注射器,也会诱发戒断症状。有人将后者称为“针头依赖”。
交叉依赖是指一种药可以抑制另一种药戒断后出现的戒断症状,并有替代或维持后者所产生的躯体依赖状态的能力。这种替代可以是全部,也可以是部分的。如酒精、类和苯二氮类之间有部分交叉依赖。对成瘾者进行维持治疗也是基于这种原理。
(三)药物耐受性、戒断反应与戒断综合征
药物耐受性(drug tolerance)是机体对药物反应的一种状态,其含义包括两个方面1同一剂量药物反复应用后,机体对该药的反应减弱,药效降低;2为了达到与原来相等的反应药效,必须加大用药剂量。产生耐受性的药物常见于类、酒类、类和苯二氮类,而类几乎不产生耐受性。
戒断反应是指在机体已形成躯体依赖,对药物产生耐受的基础上,突然中断或减小药量或使用拮抗药后,身体出现的一系列从轻度到有严重致命危险的不适反应。戒断反应因药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一般以症状群的形式出现,故称为戒断综合征(withdrawal syndro)。因使用拮抗药引起的戒断反应称诱发性戒断综合征(precipitation withdrawal syndro)。
二、药物依赖的分类
通常,“药物”(drug)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质。从最广义上讲,药物一词可定义为“任何能够影响机体功能的物质”。药物依赖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