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云逸忽然提出一个很敏感的提议,宋九龄立刻反对,作为前太尉,就算不懂打仗,也一定懂兵事相关事务的。

    姬十三若有所思,二三十套重甲不构成威胁,如果能拉拢到燕西部族,绝对物超所值。

    “明相细说。”

    皇帝没有反对,姜云逸解释道:“陛下,臣是这样考量的。

    第一,重甲铁骑乃冷兵器之王,但当下已经开始步入热兵器时代了,火炮、火铳才是未来的主流。禁军以后肯定要大规模更换火器的。

    骑兵未来仍然有用,但地位会逐渐下降,这种耗费巨大、训练不易、用途局限的重甲铁骑,很快就无法适应未来战争需要。

    未来的轻骑兵、锁甲骑兵才是火器营的最佳搭档。

    所以,不用太久,重甲的价值就会大幅下降,现在扔出去少许也算废物利用。

    第二,重甲不仅打造不易,而且维护相当麻烦,燕西各部要养护重甲,一定离不开大周的支持。

    积水成渊、积土成山,就是要燕西越来越依赖大周,燕国王庭无论是强压燕西远离大周,还是与大周争夺燕西,都够喝一壶的。

    当燕西更多地依赖大周时,就已经事实上脱离燕东了。

    第三,西匈奴至今没有东顾的迹象,而我们却等不了他们回心转意,必须加码解决草原威胁问题。一旦海上有事,也能集中精力应对。

    大周不仅要给察哈尔和苏尼特部二三十套重甲,凡是上门来求的部族,都一视同仁。

    西线那边,关中方面断绝对东匈奴一切支持,给西凉的钱粮只够西凉自己用就行。”

    听完姜云逸详细陈述,众人各自若有所思。

    严东吴问道:“若此,关中的产业往何处寻出路?西凉军头怕是也不肯答应吧?”

    姜云逸道:“关中的重工规模不大,直接改民用就行,木制品转型铁制品这一块,就够吃很多年了。

    关中增设一个西北制造局,专司火器制造研发,规模可以小一点,还是优先北方制造局和江南制造局。

    至于西凉那边,如果燕西比较猛,西凉难道不会去痛打落水狗么?

    马定远理应担负起总揽西北大局之重任。”

    马定远,天水郡军头,前年秋应征统领三万西军随先帝北伐,西军死伤惨重,但马定远却得封威西侯,去年初还晋升凉州牧,一下子就成了凉州军头们中的异端。

    尤其朝廷禁军去年已经陆续迁移过去三万多禁军,足以叫西凉军头不敢生出异心。

    何况朝廷还握着西凉的粮草命脉。

    “河套之地,你打算如何安排?”

    这是赵广义的问询。

    前周时,河套原属大周,大周国力衰微期间,河套、辽东陆续被燕人蚕食。

    不过,河套虽然是燕人占据的,但此地一直纷争不断,不仅附近的燕西各部争执不休,便是东匈奴都虎视眈眈,多次发动大军试图夺取河套。

    长期的动荡,导致河套地区周人死伤、逃难不少,是以这片沃土耕种效率并不高,谁都没有得到太多好处。

    姜云逸显然早有谋划,随口道:“等灭了东匈奴,河套就安定下来了,周人教牧民在这里种地,解决草原粮食自给自足问题。”

    “不要重设郡县么?”

    赵广义显然不满意这个说法。

    姜云逸笑了,指着旁边的天下万国图道:“夷播海以东,冬至大海,南至大海,北至大海,尽是大周土地。只是各处因地制宜,实施不同的管理模式。

    河套这里多年纷乱,只因不患寡而患不均罢了,打来打去,谁都没落到好。

    所以,以后朝廷接管河套,募民垦荒,重塑昔年塞上江南好风光。

    牧民春日带上大半年的物资,出发四处游牧。冬日回到河套猫冬,顺便进行物资交换。顺便在本地发展中原需要的产业。

    定点解决游牧民族最基本的生存问题,密切草原与中原经济文化等各方面联系,逐步实现民族融合发展。”

    等牧民吃饱了、穿暖了,天天都能喝上酥油茶了,冬天冻不死了,牛羊能卖上钱了,就一刻也离不开中原了。

    同样的,在血与火中锤炼出来的草原雄鹰也不会再有了,有的只是大周的牧民。

    没有人再提出质疑,姜云逸却没有罢休,转向皇帝道:

    “陛下,臣请修建一条新官道,连接上谷与广阳。以后南粮北上后,从广阳分流一部分运往燕西。

    草原的牛马就算不能耕地,挑选一些拉车应该是可以的。”

    宋九龄立刻质疑道:“恁大的中原不够修,竟然跑到山里去吃力不讨好?这得花多少钱?你那个央行总不能只靠我等撑着吧?”

    姜云逸神色淡然道:“宋相勿忧,一共三四百里官道,用不了太多钱,二三十万万足够了。

    这可是一本万利的买卖。

    在拿下河套之前,必须从河北输出粮草拉拢燕西,这是其一。其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南岳大都督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南岳大都督并收藏大周神相:不信东风唤不回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