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爱民。进贤能而退不肖,崇节俭而戒奢靡。务使河清海晏,国泰民安,致吾大唐之隆盛,保斯民于安康……

    新皇登基,改元乾元,天地刚建,万象更新。免天下郡县一年租、庸,以宽百姓之衣食,以苏民困;大赦天下,凡奸淫、杀人残人、劫掠者不赦,刑狱之中,察冤情而伸正义,慎刑罚而恤苍生。百官臣僚,当精忠报国,奉公守法,共辅朕躬,同臻郅治……

    嗟呼!践祚伊始,矢志弥坚。愿上苍垂佑,祖宗庇荫,克绍鸿图,永延帝祚。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秘书监用一刻钟时间,宣读登基诏书。

    “万岁!万岁!万岁!”

    完毕后,文武百官大呼恭贺新皇。

    这是开天辟地的壮举。

    李瑄使文武大臣充满憧憬与政治抱负。

    这种催人上进的政治抱负,将化为国家前进的动力。

    在场之中,除了少部分人,也只有李隆基的儿孙难为情。

    李亨不服。

    李俶不服。

    他们认为是先皇压制自己的儿子,使他们这一脉没有在朝野获得威望。

    使得李瑄有谋朝篡位的机会。

    殊不知大势拍浪而来,根本无法阻挡李瑄登基。

    李瑄在万岁的喝声中,持传国玉玺,在登基大典诏书上,盖上印章。

    然后,李瑄踏上黄土,迈入祭坛,在鼓乐齐鸣中,进行祭天仪式。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李瑄这段时间一直喊天命,但他深知努力还要靠自己。

    祭天是以独享祭祀天帝权力体现他的合法地位,也为向百姓展现“君权神授“的观念,维护皇权。

    历史上,每一个皇帝都把祭祀天地当成一项非常重要的大事。而祭祀的祭坛建筑在帝王的都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必集中人力、物力、财力,以最高的建筑水平,最完美的艺术去建造。

    但李瑄不想劳民伤财,只是把上次的祭坛架子,临时搭建一番。

    “百官入太极殿!”

    李瑄完成祭天仪式,亲自宣读祭天典文后,向太极殿而去。

    五品以上职事官、散官、勋爵,有资格进入太极殿再拜,听新皇教诲。

    大殿内,黼扆、蹑席、熏炉、香案等已经设好。

    只是在帝座两旁,分别有一个临时座位。

    李隆基和李适之大眼瞪小眼,坐在两旁。

    李瑄在宫女拥护下进来时,李适之立马正神。

    很明显,两人先前有一场针尖对麦芒的斗争。

    李隆基被马嵬驿政变后第一次见李适之,他把李适之好一顿数落。

    亏他这么信任李适之,为李承乾、李象迁移坟墓,陪葬昭陵。

    竟养一个逆子,来篡夺他的皇位。

    他把李适之数落地体无完肤,骂他居心叵测。

    本来李适之不想和李隆基计较,但见李隆基没完没了,回怼几句,言其重用李林甫、杨国忠,宠信安禄山,使国家遭逢大难。他儿只是顺天应时,拯救黎庶。

    这让李隆基觉得李适之翅膀硬了。

    还有,李适之坐在这里是什么意思?

    难道李七郎敢不封他为太上皇吗?

    见李瑄来,李隆基轻哼一声。

    今天他是被强拉来的,很不开心。

    李瑄入殿到台阶时,向李适之和李隆基一礼。然后踏上九层台阶,到达帝座前,平正坐下。

    这是他第一次坐上传说中的“龙椅”。

    李隆基眼睁睁地看着李瑄坐上昔日他的位置。

    李适之抚摸胡须笑着。

    “拜见陛下!”

    不一会儿,文武百官尽数入太极殿,再拜李瑄。

    此事,李瑄还没有封太上皇。即便李隆基坐在台上,也不必拜见。

    在这太极宫正殿中,文武大臣只拜君。

    “众卿平身!”

    “谢陛下!”

    文武百官,诸王公卿在监礼官的指引下落座。

    他们也奇李适之和李隆基。

    “改元乾元,立意深刻,这是变革的时代,万象之气,唯有变革,才能富民。”

    “德惟善政,政在养民。自古武功之盛,不过图有虚名,真正的盛世,则是百姓丰衣足食,公平公正。大唐的武功威名远扬,但国家内部千疮百孔,朕羞愧之!”

    “朕在天宝六载时,担任宰相、吏部尚书。变革失败,终为朕之遗憾。数载以来,朕痛定思痛,总结前因后果,此方重来,必推行新政到底,希望诸卿与朕一起披荆斩棘,君臣一心,流芳青史……”

    李瑄开门见山,直切主题。

    大人虎变,君子豹变,小人革面。

    变革的时代,让文武大臣有所准备。

    朝堂上,想升迁只有一个声音。

    变革派!

    即便是失败,也是变革派的失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

大唐天将军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书林文学只为原作者落叶凋谢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落叶凋谢并收藏大唐天将军最新章节